剃發易服是清朝取代明朝的一個顯著的文化標志,1644年清軍入關後就曾推行剃發令,令北京周邊地區的百姓剃發,但是民怨極大,考慮到統治還不穩固,攝政王多爾袞取消了剃發令。
1645年五月,經過一年的時間清朝已經擊敗了李自成的大順軍,李自成在湖北九宮山被農民武裝殺死,南明弘光政權也於五月被擊敗,弘光帝被俘,在多爾袞看來全國將傳檄而定,所以多爾袞又一次頒佈了剃發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發,儻有不從,以軍法從事』。
1645年6月形勢圖
雖然各地的漢族百姓為了保護自己的頭發和冠服做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但是在清軍的軍事壓力之下都告失敗。
而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員和士紳也希望能夠通過各種理由免受『剃發』之苦,但是無奈多爾袞對剃發極為重視,將其上升到國家制度層面,所以幾乎無人可以幸免,很多人甚至因為『剃發』之事被申飭乃至處罰,民間因此而被殺者屢見不鮮,但是依然有人希望能夠通過和平的手段去爭取『蓄發』,即保住自己的頭發而不剃發,孔子後裔、原任陜西河西道孔聞謤就曾為此事上疏乞求允許孔子後裔『蓄發』。
剃發
順治二年《1645年》十月,孔聞謤為了逃避『剃發』而上奏朝廷,他在奏疏中寫到:『但念孔子為典禮之宗,……其定禮之大莫要於冠服。
……自漢、唐、宋、金、元以迄明時,三千年未有令之改者,誠以所守者是三代之遺規,不忍令其湮沒也。
……應否蓄發,以復本等衣冠,統惟聖裁』在多爾袞面前他抬出了大聖人孔子,希望多爾袞能夠看在孔子的面子上考慮寬限對於孔子後裔的剃發要求,以便讓孔子後人在祭祀聖人時能夠保持傳統的、符合古代禮儀的冠服。
孔子畫像
孔聞謤以為自己的這個理由比較充分,要求也並不過分,多爾袞出於收買人心的原因可能會同意他的請求,但是很明顯他低估了多爾袞對於『剃發』的執著。
收到奏疏的多爾袞大怒,向孔聞謤發出了一道諭旨:『剃發嚴旨,違者無赦。
孔聞謤疏求蓄發,已犯不赦之條,姑念聖裔免死。
況孔子聖之時,似此違制,有玷伊祖時中之道。
著革職永不敘用』 孔聞謤在多爾袞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不斷沒能如願『蓄發』,反而差點丟了腦袋。
多爾袞像
孔聞謤抬出了老祖宗,希望孔子能夠保住後人的頭發,沒想到多爾袞卻不買賬,而孔聞謤也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僅頭發沒保住,連官位都沒保住,如果沒有他的老祖宗孔子,恐怕他連命都保不住了。
參考文獻:《清世祖實錄》、《明季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