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早實現了民富國強夢的西方諸侯國。
秦王國的發展軌跡,大致分為三個重要階段。
一是周平王東遷,秦全程護送。
作為回報,周將在西陲的故土全部劃歸秦所有,秦國從此有了自己的地盤。
二是強力推行商鞅變法、倡導依法治國,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發展。
三是武力剿滅六國,實現天下統一。
這幾個階段中,商鞅變法這一階段至為重要。
如果沒有商鞅變法,秦國就成不了虎狼之國。
所以,商鞅是秦國實現國富民強夢的功臣,變法則是完成天下統一的基礎。
但是,商鞅在完成變法、實現秦國富民強國夢後的結局,卻無比淒慘——先遭屠戮,後遭車裂——背後的原因,讓人冒冷汗。
上圖_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
1、商鞅與秦孝公渠梁的關系
作為衛國人,商鞅遠赴秦國鼓吹變法,秦孝公渠梁是其第一理論知音,也是最大的支持者。
商鞅的所有政策、主張、措施、法規,都是仰仗秦孝公的全力支持和強推,才得以頒佈實施。
在秦國變法過程中,秦孝公為商鞅擋住了既得利益者集團和舊貴族的刁難與報復,也擋住了中原列國對商鞅的詆毀、醜化和離間。
秦孝公的突然去世,令秦國內部長期積壓下來的政治矛盾、經濟沖突和對變法的不滿情緒,一下子全爆發了出來,而專註於變法進程的商鞅,卻無力應對突如其來的明槍暗箭。
因此,秦孝公死後,商鞅遭反對派的圍剿獵殺,便成為歷史的必然。
這是商鞅被殺的第一個原因。
上圖_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嬴姓
2、商鞅與秦惠王嬴駟的關系
秦太子嬴駟——秦孝公的兒子、後來的秦惠文王——雖然也是商鞅變法的堅定支持者和父輩改革事業的繼承人,但商鞅變法伊始曾給嬴駟及其王室成員帶來過的利益損失和精神傷害,卻是他始終無法忘懷的。
作為秦孝公生前最受寵愛的兒子,嬴駟從少年時代起,即生活在商鞅依法治國的威權陰影之下,且不斷受到來自法規條款和政策措施帶來的警告與懲戒,這種警告和懲戒的力度之大,讓性情剛烈、報復心極強的嬴駟發自內心地憎惡商鞅。
上圖_ 商鞅舌戰群雄
嬴駟有個老師,也是太子的叔叔,叫嬴虔,人稱公子嬴虔。
商鞅變法伊始,年輕氣盛的太子嬴駟在老師的蠱惑下試探商鞅的軟硬,故意犯了個不大不小的法,結果被商鞅抓個正著。
商鞅堅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在懲戒太子嬴駟的同時,也把老師嬴虔牽連了進去,最後被施以劓刑《挖去鼻梁骨》。
這件傷害性極大、侮辱性極強的事件,讓嬴駟和他的老師以及王室成員們突然明白:商鞅是個冷酷無情的冷面殺手,必須尋機予以除之。
秦孝公的早死,讓嬴駟提前繼承王位。
受害者們復仇雪恥的機會終於來了。
在嬴虔等一幹人的鼓噪下,秦惠文王嬴駟授意王室成員中的反對派,給商鞅坐實了罪不可赦的十大罪狀,而謀反隻是其中的重罪之一。
這是商鞅被殺的第二個原因。
上圖_ 戰國商鞅方升,作為量器,它200毫升的容積是商鞅統一度量衡所規定的標準『1升』 (商鞅變法的歷史印證》
3、商鞅與秦國舊貴族的關系
商鞅變法最核心的內容之一,就是限制和削弱舊貴族特權階層的既得利益,提升普通民眾在經濟與社會生活中的平等權利。
商鞅主持變法,最大限度地釋放了被壓抑的社會活力,激發了民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但是,這一改革也從根本上動搖和損害了貴族特權階層的既得利益。
因為它打破了階級固化,拓寬了底層民眾的上升通道;意味著貴族階層所擁有的土地資源將不再是世襲的;意味著沒有能力再立軍功的老貴族,將被無情地收回名下的土地資源。
一句話:老祖宗留給老貴族的那份食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蛋糕,從此將不再屬他們所有。
因此,反抗商鞅及其所推行的變法革新,便成為這夥人的唯一政治選擇。
這是商鞅被殺的第三個原因。
上圖_ 記錄商鞅變法後耕作景象的石刻
4、商鞅與權力再分配的關系
秦孝公當年發佈《招賢令》時曾給天下人許諾,強秦者,分享秦。
什麼意思呢?就是誰能幫助秦國實現霸主夢,誰將與秦共享天下。
秦孝公當初所做這個政治承諾,其動機和出發點也可能是好的,但卻為他的強國夢埋下了一個深深的政治炸彈:在實現霸主夢的過程中新生的貴族集團,有可能長袖善舞、尾大不掉。
商鞅就是這麼一個尾大不掉的新貴。
事實上,秦在實施變法過程中,因為壓力和動力主要來自最高當權者秦孝公的強力推行,這就使商鞅在變法過程中逐漸擁有了極大的自主權力,其政治地位和行政權重,開始與國君不相上下。
可是在法治建設完成後,這種平分秋色的政治架構並沒有及時得以終止,反而得到了加強,這就使得秦國的王權政治架構中出現了權力支配上的雙重性:秦孝公與其臣下商鞅同時擁有了對秦國當下和未來做出政治決斷的權力。
於是,尾大不掉的商鞅,終於將自己變成了秦國王權政治發展路徑上最大的威脅和絆腳石,即使秦孝公還沒想好怎樣除掉他,秦惠文王也一定會想方設法將他置於死地。
這是商鞅被殺的第四個原因。
上圖_ 商鞅變法
結論
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次社會變革,特別是王權專制體制下的變法維新,都不單純是一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是一次政治與經濟利益的再分配與大調整。
也正因為如此,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革新變法運動,都無不受到當朝既得利益者的阻攔與打壓,甚至伴隨腥風血雨和你死我活。
商鞅變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
商鞅變法成功後,秦惠文王繼承父輩的遺願,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天下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90年後,雄才大略的嬴政武力掃蕩六國,其在大一統體制下所推行的法律法規、所施行的政策措施,無不都是從《商君法》發展演變而來。
商鞅作為政治家,雖然因變法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他對秦民富國強目標的實現,貢獻是巨大的;對始皇帝嬴政兼並六國、完成統一天下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作者:賈玉民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史 記》司馬遷 著 中華書局1979
〔2〕《商君書》商 鞅 著 中華書局1980
〔3〕《荀 子》荀 況 著 商務印書館1973
〔4〕《資治通鑒》司馬光 著 商務印書館1990
〔5〕《淮南子》劉 安 著 延邊人民出版社1999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