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滅六國功勞最大的四大猛將 戰神白起能排第幾?《網路歷史》

公元前230年,以秦國攻打韓國為標志,秦始皇統一戰爭拉開帷幕。

到公元前221年滅掉齊國為止,秦始皇滅掉六國的戰爭,持續了差不多10年之久。

六國覆滅的先後順序為韓、趙、魏、楚、燕、齊。

10年間,秦國出動了不少能征善戰的猛將,為統一之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麼,在這些猛將裡,哪些作出的貢獻最大?

第四名:內史騰

內史騰不姓『內』。

內史是他的官名。

由於這位老兄姓氏不詳,所以就將官名冠於他的名字騰之前,便成了內史騰。

內史騰對統一之戰的貢獻是,於公元前230年率軍攻打韓國。

內史騰大敗韓軍,擒獲韓王韓安,將韓國的地盤全部圈入秦國。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

內史騰在幾個月時間就把韓國解決了,贏得『開門紅』,為之後的統一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礎,居功至偉。

遺憾的是,隨後內史騰就逐步淡出戰場。

秦國滅掉六國後,內史騰被任命為內史,負責治理首都,深得秦始皇信任。

第三名:王賁

王賁是秦國名將王翦的兒子。

他在秦國統一六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如果單以數量而論,王賁一人就滅掉了三個國家,分別是魏國、燕國和齊國。

公元前225年,王賁率領大軍攻打魏國。

魏軍堅守都城大梁,使得王賁久攻不下。

王賁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引黃河之水灌淹大梁,大梁城毀垣塌,魏王被迫投降。

公元前222年,王賁再次出手,率部攻打燕國。

很快就奪取了遼東,將燕國滅亡。

公元前221年,王賁和李信一起率軍攻打六國中最後一個國家——齊國。

在秦軍強大的壓力前,齊國幾乎沒有進行什麼抵抗,就向王賁投降。

自此,秦國統一六國。

第二名:白起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白起這些貢獻,後來的統一之戰要艱難得多。

甚至鹿死誰手,還猶未可知。

那麼,白起打過哪些影響統一之戰的戰爭呢?

公元前293年,白起奉命攻打韓、魏二國。

他采用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韓魏聯軍主力包圍於伊闕,一戰殲滅韓魏聯軍24萬人。

從公元前281年開始,白起兩次攻打楚國。

一度攻入楚國都城,迫使楚國遷都。

曾經赫赫有名的楚國,從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61年,白起在著名的長平之戰中打敗趙軍,把40萬趙國降卒全部坑殺,隻留下240個年紀小的士兵回趙國報信。

趙國從此元氣大傷。

第一名:王翦

統一之戰中,打得最辛苦的,當屬於滅趙和滅楚這兩場戰爭,這兩場戰爭堪稱硬骨頭,都是一位叫王翦的老將啃下來的。

公元229年,王翦率領大軍攻打趙國時,趙軍在名將李牧的率領下,頑強抵抗。

兩支軍隊相持了一年多時間,不分勝負。

王翦深知,單靠軍事力量,是無法戰勝李牧的。

於是,王翦就動了『歪腦筋』,使出『反間計』,成功讓趙王罷免了李牧,還將之殺掉。

王翦狂喜。

迅速猛攻趙軍。

趙王鬥志全失,在內奸郭開的擺佈下,敞開大門,向秦軍投降。

存在180年的趙國,就此灰飛煙滅。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部攻打楚國。

到了楚國後,王翦卻整整一年堅壁不出。

幹什麼呢?每天比賽投石以作娛樂。

當時,楚將項燕不管是軍隊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低於王翦,他也集中楚軍主力於淮河北岸,觀望秦軍舉動。

應該說,項燕的對應是正確的。

可是,楚王卻認為項燕是『怯戰』,多次催促他向秦軍主動發起進攻。

項燕沒有辦法,隻好遵照執行。

但就在楚軍調動之際,秦軍大舉進攻,一舉擊敗楚軍。

項燕被殺。

隨後,王翦率兵輕而易舉地就攻占了楚國都城壽春,俘虜楚王。

在春秋時期就是『五霸』之一的楚國也宣告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