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將降大任』的孟子,為何終其一生周遊列國,卻都無法受到重用。《網路歷史》

作為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在後世極其顯赫的名聲,他的『仁政』理論、他的『民貴君輕』的超前思想、他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錚錚鐵骨都被後世所推崇,被認為是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其與孔子的理論思想並稱為『孔孟之道』,得以配享孔廟,和孔子一起受到萬世敬仰。

就連今日,廣大網民還在為孟子的那句名言『天將降大任』的後綴到底是『是人』還是『斯人』大打筆墨口水官司,並一度沖上了各種熱搜。

2000多年後還能具備如此『流量』,足見孟老先生超越時空的巨大影響力。

然而與生後風光無限相對應的是,孟子生前卻頗不如意。

盡管其早就名揚天下,周遊列國且都無一例外受到了禮遇,但各國國君卻無一人采用他的理論主張用來治國。

以致於這位一心『入世』的大師最後徹底心灰意冷的『出世』,轉而著書立傳了。

孟子的遭遇,是其生不逢時?

還是這些國君都不識人才埋沒人才?

而或是還有什麼其他因素呢?

上圖_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

空談『仁政治國』,缺乏實際操作性

魏國是孟子周遊列國的重要一站,這個曾經在戰國中前期處於『頂流』的強權,早已不復當年之勇,而且正面臨著『東敗於齊、西喪地於秦、南辱於楚』這樣被周邊列國圍毆的局面,各條戰線上一敗塗地,可謂是形勢相當危急。

對於孟子的到來,時任魏國國君魏惠王《因魏國當時定都大梁,又稱為梁惠王》對此相當歡迎,希望孟子能幫助他實現國家復興,並積極征求他的建議。

對此孟子的對策是『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賦稅』,並稱如果做到這些,那麼『地方百裡而可以王』,並進一步規勸惠王『仁者無敵』。

上圖_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姬姓,魏氏,名罃《yīng》,又稱梁惠王

這套理論聽起來相當高明,沒有任何毛病。

然而,其既沒有分析出魏國為什麼會從強權轉向沒落,更沒有提出什麼重振國威的實際建議。

也許對於太平盛世的守成之君還算能『錦上添花』,但對於正處於危機中的魏國,可謂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在戰亂頻繁、弱肉強食的戰國時代,僅僅隻是『仁者』根本就不可能『無敵』,至於『地方百裡』稱王的也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更強的大國所吞並。

這和商鞅見秦孝公提出的極具現實意義的富國強兵理論形成了鮮明對比。

更何況,魏國之前霸權時代的李悝、吳起、西門豹等等文武重臣也都是清一色的實幹家,所以惠王對孟子由期望轉向失望也就不足為奇了。

大國魏國不能用其理論,孟子又嘗試著周遊到小國宋國去施展抱負。

其大弟子萬章就對此詢問老師宋這樣的小國,面臨齊楚這樣的大國夾擊該如何自保。

對此孟子則認為要效仿商湯,行仁政,並表示如果施行仁政則『四海之內皆舉首而望之,欲以為君』,並輕蔑的表示『齊楚雖大,何畏焉』。

這話回答的確實霸氣十足,一副視『強國』為糞土的豪邁氣概,但在現實中完全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上圖_ 宋國

對於宋國這樣的小國來說,還是蘇秦、張儀那套『縱橫之術』更有效果。

『朝秦暮楚』的操作雖然卑微,但對於宋國這樣的小國來說卻是真正生存之道。

孟子大概忘記了,這個宋國在春秋時期曾有個國君宋襄公,就是言必稱仁義,連打仗都要講仁義,最後戰敗身亡。

當時春秋的宋國的國力還算尚可《一度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尚且最後慘敗告終。

而戰國時期已經淪落為三流國家的宋國要這麼蠻幹,恐怕隻會死的更快。

對此毛澤東同志在名篇《論持久戰》中說道『我們不要宋襄公,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也是最好的詮釋。

從這兩個事例可以看出,孟子的理論鄙視實用主義,推行理想主義,妄圖用仁政去治理國家,而不講究實際的做法和對策。

這種在當時完全沒有可操作性的理論,自然會被各國國君束之高閣了。

上圖_ 齊宣王《約前350年-前301年,約50歲),媯姓、田氏,名辟疆

對國君普遍缺乏應有的禮數,和國君對其的尊敬禮待形成了鮮明反差

總體而言,各國國君對於孟子都是相當尊敬優待,即使他們對孟子的主張思想不予采納。

比如齊宣王,拜孟子為客卿,『養弟子以萬鐘』,出門時『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待遇是沒得說了。

然而,一次齊宣王派人請孟子次日上朝議政,孟子推說自己有病,不能上朝,結果第二天卻跑去別人家裡吊喪,時人認為孟子不應該放國君的鴿子,但孟子卻壓根不以為然,還認為自己才是最尊敬齊王的那一位,因此不必拘於小節。

此外,孟子有時面見齊宣王一言不發掉頭就走,還說自己是在磨磨宣王的性子。

而其在魏國面對惠王的兒子襄王,則公開表示『望之不是人君』。

上圖_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後世認為這是孟子不畏君權、極具風骨的表現,但其實不然。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一個『禮尚往來』的社會,孔子本人也很重視『禮』。

且不說是國君,哪怕是一個對你優待尊重的普通人,也應該以禮還之。

但孟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擺出『名士』派頭,給國君們難堪,這也是遇上了齊宣王這樣寬宏大量的國君還有尊重士人的戰國時代大背景,要是放在三國時期,可以對比像孔融、禰衡這樣人物的結局,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孔子重『禮』,孟子好『仁』,看樣子在禮數方面,孟子還不如他的祖師爺孔夫子。

總是這番操作,也難怪國君們都是對其敬而遠之了。

上圖_ 春秋四強國,分別是齊國、晉國、秦國、楚國

在關鍵問題上的態度讓人無法認同

孟子在齊國的時候,正逢燕國內亂,再加上兩國有世仇,因此齊國就想出兵討伐燕國,為此齊國大夫沈同特此去征求孟子的意見。

孟子明確表示了支持的態度。

但後來,孟子卻又表示自己對沈同的表態屬於『閑聊』性質,不是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還鄙夷的表示齊國和燕國是一丘之貉,辯解自己不可能勸說一個和燕國一樣不仁義的國家去攻打燕國《『以燕伐燕』》。

孟子的話不僅前後矛盾不一致,而且自己在齊國享受優待還鄙夷齊國的行為無疑是在『吃飯砸鍋』,因此自然引起了齊國上下的不滿。

上圖_ 孟子 雕像

正因為孟子存在以上種種的大小問題,以致於其一生都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負。

而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在當時的戰國亂世大背景下,孟子美好而空洞的政治理論完全是空中樓閣,不能幫助各國解決任何實際問題。

正所謂『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無論是家事國事,都隻有從現實出發,腳踏實地,認認真真解決實際問題,才能最終獲得成功。

作者:楊上柳下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孟子》,戰國,孟子等著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