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從湖北江陵望山楚墓出土了一把越王勾踐劍,穿越250年的時光,劍鋒依然銳利無比,以至於考古人員在取劍時,能給劃傷了手。
天時、地氣、材美、工巧,揭示了造物所應有的科學與人文的精神。
不過,除了此四合還應有一樣:人和。
吳越之劍,即人與劍之和。
人劍之和有怎樣的表現?
《漢書·地理志》說,吳越之民『至今好用劍』。
到東漢時,流風猶未更替,可見其好。
吳越人為何『好用劍』?也是地理環境所致。
史學家陶元珍先生在《吳越之兵器與民風》文裡,有很詳細的分析:吳越所處,湖蕩密佈,水陸交錯,不適於車戰,因而適於車戰的長兵如殳、戟、矛、戈等,若步兵用之,就難以靈活運轉,故吳越不能不用短兵;因南方水鄉的孕育,吳越之人體格矮小,也不適於拿過長的武器搏殺。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故,於是最適合吳越步戰的短兵器,就是劍。
今之江浙人,大多溫文爾雅,古時吳越人卻不然。
《漢書·地理志》的評價是『輕死易發不怕死,容易被激怒。
短兵的特點是,必須通近敵人才能發揮咸力,而不怕死者,才敢作短兵相接,不怕死的吳越人,自然也就『好用劍『。
《吳越春秋》講述了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的歷史,劍殺,成為吳越爭霸中的重要方式。
他們不是用劍攻殺——在與晉國對陣的黃池之會上,『吳師皆文犀長盾,扁諸之劍,方陣而行『;便是用劍自殺—為吳王闔間刺殺慶忌的勇士要離,以劍自殺。
為吳王打敗楚國的伍子胥,被賜劍自殺。
吳王夫差戰敗,也伏劍自殺……春秋時,吳越以外諸國,自殺者鮮用自剄方式,及吳越相繼稱強,自剄之方式乃漸傳佈於諸國。
戰國時,無論何國之人自殺,均多用自剄之方式,君主賜臣下死,亦以令其自到為原則。
可謂吳越之風流被於全中國矣。
以劍自殺,也可謂好用劍了。
《吳越春秋》記載了一個造劍的故事:幹將為吳王闔閭作兩把劍,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但煉了三個月,爐水還不能融化,於是幹將之妻莫邪縱身爐中,劍遂煉成。
一雌一雄,陽曰幹將,陰曰莫邪,兩劍後來雙雙化龍而去。
如此剛烈決絕的故事,雖為傳說,也很合吳越人秉性,更是吳越劍與人之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