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和民族,其國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勢必會非常之強。
因此了解自己國家和民族代代相傳的歷史,自然也就成為了所有國民理應熟悉和掌握的一大知識板塊。
就拿擁有著5000多年歷史文化的中國來說,時至今日我們從小學一直到高中所學習的課本當中,關於歷朝歷代的典故可謂是隨處可見。
譬如,表現智慧的田忌賽馬;表現勇氣的破釜沉舟;以及表現謙讓的退避三舍等。
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兩位歷史人物,他們之間同樣也發生過一個著名的歷史典故——負荊請罪。
眾所周知,『負荊請罪』這一典故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
當時本為『戰國七雄』之一的秦國,自打經過商鞅變法的成功改革之後,其實力已經逐漸成為了7國中首屈一指的存在。
直到公元前279年的時候,秦昭襄王便有了攻伐楚國繼而一統天下的野心。
不過,其餘6國自然也是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
所以,這才有了蘇秦和張儀先後主張的合縱連橫局面。
因此,秦昭襄王為了解決自己在出兵攻伐楚國之時的後顧之憂《主要是怕趙國趁機出兵援助,避免秦軍陷入兩線作戰的險境》。
於是,他便主動在澠池邀約趙惠文王一起對此事進行了一次洽談《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澠池之會』》。
而此次洽談的過程中,秦昭襄王對趙惠文王可謂是咄咄相逼《提出了諸多無理要求來為難趙王》。
不過,好在有藺相如挺身而出據理力爭。
最終,藺相如不僅沒有讓秦王沒有占到半點兒便宜,同時也保住了趙王的顏面。
而趙惠文王對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中的表現,自然也是十分滿意。
於是,沒過多久便將藺相如擢升為上卿,官階甚至比趙國名將廉頗還要高出一些。
可這卻讓廉頗心中十分不快,畢竟自己的官位那可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打出來的。
而反觀藺相如這一介書生卻僅憑著一張嘴,便能夠身居高位。
因此,對此極為不滿的廉頗便總想著找個機會給藺相如一點顏色看看。
藺相如聽聞廉頗有此想法之後,不僅沒有與廉頗針鋒相對,反倒是處處避讓於他。
直到藺相如身邊的人忍不住向他詢問時,他才解釋道:『秦國畏懼趙國,皆因他與廉頗將相無爭軍政穩定,反之若是他們勢同水火,則必會損害到趙國利益』
不久之後,廉頗得知了藺相如處處避讓之際的原因,心中自然是羞愧難當。
於是,他便赤膊背上荊條專程去找藺相如請罪。
而藺相如也熱情款待了廉頗,此後二人『將相和』的故事更是流芳百世傳為美談。
正如藺相如所說,他和廉頗確實是趙國的肱骨之臣。
簡單來說,只要有他二人在秦國就無法吞並趙國。
然而,自打趙國新主趙孝成王繼位之後,廉頗和藺相的仕途卻是大不如前。
尤其是在最關鍵的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更是聽信讒言讓趙括頂替了廉頗的指揮大權。
雖說,藺相如當時對此事堅決反對。
但是,趙孝成王卻對他的意見置若罔聞。
最終,趙軍在長平之戰中慘敗《40萬趙軍士兵被白起活活坑殺》。
而趙國在此戰之後也是元氣大傷,再難恢復昔日的雄風。
此後,藺相如也因年邁體弱的緣故在失意中病逝。
而廉頗雖再度得到了趙孝成王的重用,可直到趙悼襄王繼位之後,廉頗的兵權卻再度被奪。
最終,廉頗一怒之下打跑了趙悼襄王派來接替自己的官員,自己則被迫逃亡於魏國境內。
趙悼襄王後來雖說也曾派人去魏國慰問廉頗,想請他回國繼續為將。
可由於趙國大臣郭開賄賂了使臣從中作梗,以至於使臣並沒有如實告知趙王廉頗的心願和近況。
最後,廉頗也因此而抑鬱而終。
總得來說,趙國從『將相和』到『亡國恨』一整段曲折的歷史之中,並非國中沒有一位能夠抗秦的賢臣良將。
至於趙國終究難逃被秦所滅的厄運,事實上皆是因為兩代君王的無能所致。
而反觀藺相如和廉頗這兩位賢臣良將晚年的悲慘境遇,其背後所暗藏的真諦可謂是再明顯不過,那便是封建君主專制這一制度無法避免的弊端和缺陷。
畢竟,這種世襲繼承統治下的封建王朝,根本不可能做到歷經數代而無一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