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給過商鞅公正嗎?《網路歷史》

商鞅封地

招牌上的笑話,商鞅咸陽變法

櫟陽故地

櫟陽成菜地

雍城,陜西鳳翔縣秦景公陵園

蘇軾主修之東湖

標志性牌坊

這篇文章是我早在2015年在陜西走秦國故地時起的頭,放在新浪博客的草稿箱中很久,後於2016年1月因有感於網絡上有文指商鞅是『軍國主義分子』激憤而成。

現在回過頭看,當年因怒失智,文中很多觀點和用詞太過『文革』筆法。

幾年下來,結合讀書增加,認識改變,還有在『今日頭條』上看到有些觀點值得商榷,於是感覺有重寫此文的必要,希望能對大家了解商鞅和昔日秦國有幫助。

有年《羋月傳》的熱播,開篇場景是秦惠文王站在城樓上,車裂商鞅的畫面,使得商鞅又一次進入眾人的眼簾。

《羋月傳》畢竟是文學作品,既不能當歷史來看,其中的細節、情節也僅是塑造人物的虛構,也不能過分認真細究。

那麼,歷史上,秦惠文王為何要車裂商鞅卻沒有廢除其法令?

難道秦惠文王真是為了報復商鞅當年,年幼無知受太傅及守舊派唆使壞新法而對他師傅用刑?

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看看歷史的記載。

《戰國策》《秦策一》『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

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

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其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

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

之所以摘錄《戰國策》這段,感覺其簡略的說明了商鞅變法的全過程、並且和《史記》、《資治通鑒》的記述,能夠彼此印證,形成完整的佐證鏈條。

至於末尾的『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從當時秦國的政權架構,接班人選定都無可能。

國君之位並非私器,秦國尤其不可能。

何況,商鞅並非世襲權臣。

故,有點狗尾續貂,孤證難以成論,不可信。

當年斥商鞅為『軍國主義分子』的的那篇網絡文,竟然說出了墨家使秦強的『獨特觀點』。

如果該觀點成立,隻能反證出中國歷史上的學者們都不了解秦國,《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鑒》,《漢書》,《新書》這些書對秦國記載都是錯誤的。

從《戰國策》引文也可以看出,經過10多年攜手治理秦國,秦孝公對商鞅是完全信任的,盡管《戰國策》中,沒有更多的細節描述,但對歷史事實可依《史記》等信史,從字面作體系解讀。

秦惠文王對商鞅帶給秦國的巨大變化也是認同的,也知曉商鞅在其父心中的地位,不排除秦孝公對商鞅有遺命於他。

但電視連續劇《大秦帝國》中,對秦孝公為保商鞅的誇張虛構,已經到了驚為天人的境地,我這般普通人很難認同。

誇張過度則為荒謬,因此不再看此劇。

那麼,他為何要滅商鞅族、車裂其屍體?

如果要想合理的運用邏輯推理,推理出令人信服的結論,首先必須了解秦國的政權結構與執政慣例。

根據史料,秦惠王繼承王位時,年齡是19歲左右。

歷史上的秦國公《在秦惠文王之前,秦國一直稱國君為公,稱王是從秦惠文王開始。》的實際權力,並沒有當代影視劇中那麼法力無邊,很多時候被宗室大臣,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利益集團所左右。

僅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10多年,尚不能完全清除反對變法力量就能看出,制約秦國國君的力量非常強大。

難怪臺灣陳致平教授在其《中華通史》中,說秦國政權架構是『三權分立』,從歷史事實看言之不虛。

但他在本書中『秦人本為西北方的一個邊疆民族,強悍而殘忍,由來殺戮嚴酷,到了商鞅變法,刑法更重《鞅本人即死於車裂》,…….』的說法並不正確,沒有超出千百年來文人士子『黑』秦國的窠臼。

並,《史記》『秦本紀』、現代考古學證明,秦人非邊疆民族。

且,車裂的也隻是商鞅的屍體而非活人,《史記》『商君列傳』中商君欲投奔母國魏國遭拒絕後,『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

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澠池』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先回顧下秦國立國君的2起事件。

1、公元前698年,秦憲公的太子武公被廢,由於秦國宗室大臣想長期把持權力。

『秦憲公幼子,五歲即位,在位六年,秦庶長三父等令賊人殺之,葬於西山《寶雞市北陵原》,復立舊太子武公。

武公是秦出子的大哥,秦武公討三父等殺出子之罪,夷其全族』

為此我以前寫過秦武公,隱忍3年重登權力寶座,最終殺三父,為日後其弟秦德公從平陽《寶雞陳倉區太子廟一帶)遷都塬上雍城《陜西鳳翔縣城南》打下基礎。

此處引用他人著作言,是為了補強證明力。

《加引號段落,引自陜西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隊長辛怡華的《秦人崛起》一書。》

2、再就是秦惠文王的爺爺秦獻公,因為王公貴族的權力大,秦獻公從10多歲是太子時,就被廢打發到魏國當質子29年。

其叔父秦簡公奪取了本該是他的國君位。

秦獻公的爺爺是被眾大臣包圍自殺後,獻公父親當上國君,出走涇陽,居涇陽9年死,秦獻公當然繼承不了國君位。

秦國當時因為王公貴族內鬥不止,已經民窮、國弱奄奄一息,大有被打回西垂的危局。

最終,秦獻公聯絡宗室勢力,秦出子被殺,其母被沉深淵。

秦獻公在宗室王公力量的幫助下,依靠強大魏國支持,重回雍城登上王位。

但因雍都王公貴族勢力太過強大,秦獻公借口要經略魏國被奪之地,實際上為了躲避利益集團的控制,學其父出走櫟陽《今天的陜西閻良區》。

從上述二事件的先例就可推理出,如果秦惠文王當時,不順從以太子傅為首的宗室舊勢力的要求,他隻有二條路可走:被殺或被奪國君位,步其曾祖父、祖父的後塵。

我們從後來他權力穩固後,以』誣陷擅殺商君『之罪反手清除太子傅,就可看出當時下令車裂商鞅屍體,是一種政治上不得已的取舍。

商鞅造反是太子傅欲加之罪,因為太子傅帶兵在今河南澠池攻殺了商鞅,給秦惠文王帶回的隻是商鞅的屍體。

再看秦國在商鞅變法前的狀況:

自秦穆公在位成為春秋五大強國之一後,到秦孝公變法前的近300多年間,是從興盛走向衰落的過程,而非網絡上有些胡說八道之文中的,秦國一直就是強大之國。

在孝公變法前,秦國弱到了何種程度?

看看邊界線,大家就會明白。

東到不了黃河,南出不了秦嶺、武關。

秦國又被山東列國視為』翟戎粗鄙』之國,會盟的時候也不讓秦國參加,如同現代國際上的G8國俱樂部,不讓中國參加同樣的道理。

由於軍事力量不足,經濟也不好,一時間秦國被山東列國封堵在關中動彈不得。

東部的魏國,在法家李悝,吳起的變法下,國力軍事強大。

動不動拿弱秦當『磨刀石』。

吳起曾經率5萬魏軍,打敗秦國50萬,一直打到涇河邊。

河西之地全部被魏國占領。

後來吳起到楚國推行改革,楚國強盛,吳起又帶領楚軍從南邊戰勝秦國,秦國隻能縮回武關、秦嶺以北。

南部的巴蜀之地也被楚國占領。

對於商鞅變法之地,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古櫟陽地,今天的陜西閻良區武屯鎮。

一種說法是位於陜西鳳翔縣城南的古雍城。

通過多年到各處現場去,結合各種文史資料看,櫟陽隻是秦獻公為逃避舊勢力,奪回河西之地對魏國作戰的戰略要塞。

北邊距離魏長城不遠,不便防守。

隻是修建了展開對魏國作戰的軍事設施,其他行政機關依然在關中西部的雍城。

並且從《史記》『商君列傳』中的『

居三年,作為築冀闕宮廷於咸陽,秦自雍徙都之』

文字描述,也可證明。

盡管商鞅變法地,至今沒有考古證明在何地?

但雍城作為秦國都,有300多年歷史,就是咸陽城建好百多年後,秦始皇的成人禮還是在雍城舉行的。

因此,結合《史記》描述和實際考察,個人贊同商鞅變法就是在雍城完成的。

商鞅變法的核心內容:

1.提出『壹』的觀念:如果用現代語境說,就是統一全民思想。

把全民的思想統一到『農戰』、『法治』『以刑去刑,以戰止戰『上。

2.重農戰抑商,廢世襲制:『利祿官爵專出於兵,無有異施也』就是說利祿不再源自祖蔭世襲。

隻能通過勇敢作戰或是全力開展農業生產才能獲得。

這些觀念,從《懇令》、《賞刑》、《農戰》、《壹言》等篇章中就能發現。

3.倡導『法治』,招罵名:司馬遷在《史記》『商君列傳』中指出,『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後又推及利用不正常手段上位,對太傅施刑等類推證明;《漢書》中對百家的點評『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常用也,故曰’嚴而少恩‘。

『由此就可以看出,商鞅之法治觸動利益和打擊面太大。

法治的本色就是『嚴而少恩』即使現代也如此,更何況中國法治現代化之前,民刑不分。

商鞅因此被黑為『刻薄寡恩』就不難理解了。

特別是《開塞》篇中的觀點,太過理正話糙,即使放到現代也會觸碰到很多人的『逆麟』。

『輕刑重罰,以刑去刑』最終把他自己送上不歸路,但現代的有刑不罰,豈不是更加的可怕?

西方法治健全的發達國家,某種意義上采用的就是『輕刑重罰,以刑去刑』。

前幾年,美國宣判的欺辱同學案例,就是明證。

反觀國內如何,大家心知肚明,誰之過?

4.行政上的『不宿治』:用法制來提高官員的行政效率,要求政務不能過夜。

對官員執法細節,規定嚴苛,估計很多基層官員,也希望商鞅死。

5.官員監督不能官官相監:『吏雖眾,事同體一也。

夫事同體一者,相監不可』他最先提出,不能靠利益相同的官員相互監督,應該引入利益不同方來監督。

這種道理2000多年前的商君都懂,我們現代人難道就不明白?

由於商鞅變法的內容事無巨細,非常龐雜,我也隻是根據《商君書》略做介紹。

他的變法確實有不少,在現代看來是糟粕的東西,但歷史必須放在歷史的背景中去看。

感覺商鞅最值得令人敬佩的作法在於,他沒有像其以後的官員那樣,在制訂刑罰時,給自己留下後門。

先秦法家士子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勇於獻身的自我犧牲精神,很值得我們現代人反思。

因為商鞅代表的法家思想,和自漢武帝以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相悖離,雖說漢武帝行『外儒內法』之術,但法家自此折戟消沉已不可免。

加之儒家歷經各種利益集團謬改以後,理論空洞。

立足用復古禮制維護社會秩序,理論高大上但無實操性,作為官吏士子為獲取私利的『敲門磚』,很受後來各王朝的青睞。

中國現代難於走上現代法治之路,也許是因受這種儒家文化醬缸所累。

自漢武帝以後,基本都是儒生當政,商鞅和法家在歷史上的定評,也就可以想象。

歷史上,雖然對商鞅變法會有種種不同看法,但變法令秦國國力強大,一統天下的事實從來沒有人否認過。

他的變法更不會是毫無智慧可言的軍國主義。

用漢初才子賈誼文集《新書》『過秦上事勢』結尾再合適不過『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首戰之具;外連橫而鬥諸侯。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本文資料源於《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鑒》,《漢書》,《新書》,《商君書》,《中華通史》10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