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劉邦的政治設想分析春秋戰國列強。《網路歷史》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史記.高祖本紀》

這是漢高祖劉邦關於自己如何能夠戰勝項羽一統天下的解釋,也可以看作是他對一個國家架構的構想。

在他的理念中,一個成功的國家需要三個方面的人才,即『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的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的蕭何、『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翻譯成現代白話就是戰略、內政、軍事三種人才。

漢初三傑

劉邦認為,自己能夠重用這三個人才是能夠在楚漢相爭中勝出的關鍵,也就是說,他理想的政權架構是一個戰略、內政、軍事三個專門人才加上一個能夠統領他們的君主。

他這種對國家力量的簡單認識,自然和現代國家的精細化分工無法同日而語,但在當時卻是經驗之談,十分符合當時的現實情況。

那麼在他之前,那些作出成就的先行者們,是否全部符合這一架構呢?

先從春秋時期開始,幾個稱霸的大國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齊、楚的極簡配置、國君加上一個賢臣,最多各自再配個助手就把四個人的工作全做了,這個賢臣在齊國叫國相、在楚國叫做令尹。

這個配置的優點是溝通成本很低,只要君臣關系融洽就好,缺點是對兩者的素質要求很高。

齊國的霸業隻有桓公,戰略謀劃和內政全部在管仲身上,戰爭則由桓公為主,鮑叔為輔。

從《管子》一書可以看出,管仲是個入世的奇才,內政的手段遠遠超過當時人們的認知,齊國在他的治理下,國力得到了迅速增長,這也是桓公重用他的原因。

管子

但是,管仲的戰略謀劃,其實最初並沒有得到齊桓公的采納,齊國最初幾年的對外征戰其實大多是桓公自己的戰略構想,直到曹柯之盟的挫折才讓他認識到管仲戰略的正確性,齊國霸業才真正開始。

楚國霸業由莊王開始,內政在伍舉,蘇從輔助;戰略、戰爭則由莊王自己把握。

之所以齊國的霸業不如楚國長久,恐怕症結也在這裡,管仲的位置太重要,合適的人才可遇而不可求,在管仲死後,齊國沒有這樣的人才,再加上國君的孱弱,霸業很快就消解了。

楚國模式的關鍵在國君,而君王的爭奪向來慘烈,能夠坐上王位的都是野心勃勃的人物,所以霸業斷斷續續維系了多年。

第二類,是吳越等新興國家,國君加上兩個賢臣分擔戰略、內政、軍事的工作。

吳王在鼎盛時期,戰略、內政在伍子胥、戰爭則在孫武,武王信任他們,所以吳國在短短兩代時間就差點滅掉稱霸多年的楚國。

但在後期,吳王夫差和伍子胥在戰略選擇上出現分歧,進而發展到矛盾爆發,逼死伍子胥吳國的霸業才走上下坡路。

越王勾踐的戰略、內政交給文仲和范蠡,戰爭則由自己親自指揮,但在成功後和這兩人決裂,霸業也沒有持續下去。

第三類則是晉國。

晉文公稱霸時,有趙衰、狐偃、賈佗、先軫、魏犨五位賢人輔助,其中狐偃長於戰略謀劃,趙衰、賈佗長於內政、先軫、魏犨長於戰爭,而文公又和他們情深意重,給予了他們很高的地位,所以晉國稱霸很久。

晉國五賢

隻是,別看這種架構下,君主除了知人善任,不再肩負具體職責,但因為要平衡好幾個主要臣子的關系,要求反而更高,所以在晉文公之後,各家卿士逐漸坐大,最終雖然國家霸業存續,但世家逐漸架空了國君。

到了戰國時期,七雄基本都延續晉國的架構,隻是國君的權力開始集中,臣子開始由出身微寒的人擔任,這樣就既擁有晉國的優勢,又避免了晉國六卿專權的局面。

當然執行的過程中,各國的力度並不不同。

魏國在魏文侯死後,公室開始反彈,逼走了不少人才;趙國君主沒能很好地平衡臣子間的關系;楚國春秋時出生公室的令尹大權獨攬的架構影響仍在。

隻有秦國做到了極致。

秦國到了後期,招攬了來自六國的大量人才,戰略謀劃有韓非、張儀,內政有商鞅、呂不韋,戰爭中更是白起、蒙恬名將輩出,而且秦王生殺予奪,任你臣子名聲多麼顯赫,秦王一念之間便可誅殺。

秦王賜死白起《劇照》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秦國之所以能夠一統,實在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