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春秋戰國,2022你能否統一戰國?《網路歷史》

歷史是由人創造的,從古至今發生的所有故事,都是人和人的故事。

人很奇妙,有時可以很善變,有時又可以一成不變。

雖然人類利用科技讓生活變得更好,可人與人相處的方式卻變化不大,我們也許換上了不同的服飾,但我們的行為模式確實和古人的行為模式沒有本質的區別。

重耳 公子流浪記

在歷史上有一位君主,曾收到過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塊土。

收到這份禮物時,他正被本國的君主追殺,背井離鄉,前途渺茫。

收到這塊土時,他也沒有想到,十多年後,他會繼承晉國的國土,乃至成為一代霸主。

這個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晉文公重耳。

話說,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各諸侯國群龍無首,征伐不斷。

國力強的諸侯,可以隨便幹涉他國事務;國力弱的諸侯,隻能看著別國幹涉本國事務。

在當時,小國隻能依附於大國,相當於大國的跟班。

哪怕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也隻是大國諸侯借勢的工具而已。

那個時代,大家都是用實力說話,沒有實力的,隻能微笑著說話。

就在東邊的齊桓公勵精圖治,處心積慮爭霸天下的時候,晉國卻發生了內亂。

大家都明白,搞建設很不容易,多少代人嘔心瀝血,都不一定能達到理想的目標;但搞破壞就不一樣了,不用很努力,就可以搞得很『成功』。

晉國從受周王室分封的那天起,就是一個與周王室關系非常緊密、地位非常重要的封國。

它的立國始祖乃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的弟弟姬虞。

春秋初年,晉國貴族曲沃武公的勢力,遠遠超過了當時的晉國君主晉哀侯,曲沃武公率軍攻打晉國的都城翼城,掌握了晉國的實際權力。

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通過賄賂周釐王,成為晉國國君,即晉武公。

在晉武公和他兒子晉獻公在位的時候,兩人披荊斬棘,共同努力,帶領晉國走上了對外擴張之路。

然而晉獻公晚年寵信年輕漂亮的夫人驪姬,導致晉國上演了一出骨肉相殘的悲劇。

公元前656年,驪姬用計逼晉獻公的長子申生自殺,另外兩個有賢名的兒子重耳和夷吾也被迫流亡異鄉。

他們必須得逃走,因為再不逃就要被驪姬殺掉了。

就這樣,公子重耳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重耳逃亡的過程中,各諸侯國的局勢時刻都在發生著變化。

公元前651年,也就是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的那一年,晉獻公去世了。

公子奚齊繼承了國君之位,可他還沒有坐穩國君的位子,就被大夫裡克等人刺殺了。

這下子,晉國內部變得更亂了。

晉獻公另一個逃掉的兒子公子夷吾運氣比較好。

公元前650年,在秦國的幫助下,夷吾回到晉國繼位,史稱晉惠公。

都是權力惹的禍,對晉惠公來說,覬覦國君的寶座的兄弟,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於是,他派人去刺殺自己的兄弟重耳。

那個時候,重耳正在狄國避難,他的隨從們聽說晉惠公派的殺手來了,趕緊又簇擁著重耳倉皇出逃。

這一回,他們準備逃往齊國。

重耳喜好結交賢士,這批重要的賢士從他離開晉國就始終跟著他,不離不棄。

可很快,重耳就發現問題了:他們沒有糧食。

賢士也要吃飯,這群人整天跟著自己,大家吃飯成了大問題。

重耳一行路過衛國的時候,饑腸轆轆的他看見一群農夫在田野裡吃飯,也許是年景較好,也許是野菜正香,一夥人歡天喜地大快朵頤,看得重耳的口水都要『飛流直下三千尺』了。

於是,重耳就派手下的一個賢士狐偃去討飯。

可是農夫們一看這些饑腸轆轆的人都是貴族打扮,就不待見他們,心說:我們連野菜都不夠吃,哪有多餘的食物給你們?

一個農夫沒好氣地站起身來,拿起一塊泥土遞給狐偃,說:『快吃吧』重耳看到狐偃拿回來的土塊,心想:『天哪,我堂堂一國公子,居然讓我吃土?

這我可不能忍?

』當下就舉起馬鞭,要過去抽那個農夫。

這時,狐偃阻攔了他,說:『公子,這是好兆頭!得土不就是得國嗎?

這是上天的意思啊』

古人是相信預兆的,重耳一聽覺得有道理,心想這是老天要把晉國托付於我。

於是,他翻身下馬,恭敬地走過去向農夫行了一個大禮,然後從狐偃手中接過這塊土,帶上它一起離開了。

農夫愣在了原地,他當然不會明白,對失去國家的人來說,一塊土意味著什麼。

此時齊桓公有霸主之名,很註重禮賢下士。

重耳到齊國後,齊桓公用很高的規格招待了重耳,還把女兒《一說宗女》嫁給了他。

這下重耳的生活就安逸了,他逐漸沉溺於這種『蹭飯』的日子。

兩年後,齊桓公去世,齊國內部也亂了起來。

可是重耳依然迷戀安逸的生活,不願離開齊國。

跟班們都著急了,跟著他這麼多年,才發現他居然是一個『宅男』!公子把當國君的志向忘得一幹二凈了,這可怎麼辦?

於是,這群足智多謀的跟班,想到了一個辦法——灌醉重耳,直接抬上車就跑。

誰也想不到,這些人最後用了最簡單直接的招數。

等重耳醒來,他們已經離開齊國了。

重耳發了好一通脾氣,但是也隻能再次踏上流亡之路。

他們先後去了曹、宋、鄭等國,最後來楚國。

一個落魄公子,卻還享受著國君的禮遇。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楚成王終於發問了:『您若歸國為君,該怎樣報答我?

』果然,楚成王並不是無緣無故地禮遇重耳。

看來,關鍵的問題來了。

重耳聽到這個問題,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作答,隻好說:『鳥羽、牛尾、象牙、犀角、珍珠、瑪瑙、絹帛……大王無所不有,而且綽綽有餘。

一時之間,我還真想不到用什麼報答大王』

楚成王不依不饒,說:『盡管我什麼都不缺,但您至少應該表示一下』重耳心說:『你不要太過分哪,我現在流亡國外,身無分文,哪來的東西報答你呀?

』可是重耳轉念一想,人家每日裡山珍海味招待自己,還以國君之禮相待,總得有所表示。

於是,他認真地說:『如果真的要報答大王的話……我想,倘若有朝一日我與大王各領兵車,在中原的曠野交戰,我就讓晉軍後退三舍之地』公子重耳果然不同凡響,『退避三舍』的典故就是這麼來的。

『舍』是中國古時候的長度單位,一舍相當於當時的三十裡,三舍就是九十裡。

楚國大夫子玉向楚成王進言:『您重禮款待重耳,重耳卻出言不遜,應該殺了他』子玉已經瞧出了重耳非同常人,想要殺了他,以絕後患。

但楚成王不願做這樣的事,他想,重耳盡管在外困頓多年,但賢能明理,他的跟隨者也都是治國奇才……這都是上天的安排,怎麼能違反天意呢?

況且自己已經把話說出去了,要幫重耳奪位,怎麼能反悔呢?

在春秋時代稱霸,一定要始終堅守三個原則。

第一是講信譽。

信譽不好,就會被各諸侯國『給差評』。

第二是有實力。

實力不強,就會被各諸侯國明目張膽地挑釁。

而第三個原則就是……始終堅持做到前兩個原則。

這天下的霸主,楚成王也想當當,所以他自然得用實際行動告訴各諸侯,他楚成王不僅有實力,而且講信用。

就這樣,這位收過土塊的公子重耳,後來回國繼位,史稱晉文公。

不久之後,晉楚之間果然爆發了一場大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城濮之戰。

已成為國君的重耳信守承諾,當晉楚兩國大軍相遇時,他命令自己的軍隊後退九十裡。

楚國軍隊前進,晉國軍隊後退,楚國軍隊又進,晉國軍隊再退,最後楚國軍隊一直跟著晉國軍隊進了包圍圈。

城濮之戰後,楚成王的霸主夢被徹底擊破了。

就這樣,晉文公當上了春秋時期第二位真正的諸侯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