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稱贊功勞超過兵聖孫武的大將有多厲害
關羽發起襄樊之戰,擒於禁,斬龐德,一時曹魏朝廷震動。
曹操一方面聯絡東吳從關羽背後偷襲,一方面派遣多路兵馬歸徐晃指揮,解救困守於樊城的曹仁。
在曹操看來,關羽對於襄陽、樊城的圍困,要超過當年燕國樂毅對於齊國莒城、即墨的圍困,因此,解救襄樊之圍大將徐晃的功勞,要超過孫武和司馬穰苴。
孫武著有兵法十三篇,後人稱之為《孫子兵法》,為後世兵家封為圭臬,人被封為兵聖。
司馬穰苴是齊景公時期的大將,當時晉國從西部、燕國從北部進攻齊國,是他領兵打敗了兩國的進攻,獲勝後被任命為大司馬。
據說司馬穰苴也著有兵法,稱為《司馬兵法》。
曹操誇贊的這個徐晃,功勞真的比這兩個古代大軍事家還要大嗎?
《徐晃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
年輕時為郡吏,跟隨車騎將軍楊奉討賊有功,被任命為騎都尉。
李傕、郭汜大亂長安那會兒,徐晃勸說楊奉,要他和皇帝同回洛陽,楊奉同意後,和漢獻帝一道渡過黃河到達安邑。
徐晃被封為都亭侯。
到了洛陽以後,韓暹和董承又天天爭鬥,徐晃勸說楊奉歸順曹操。
楊奉打算聽從他的意見,繼而又反悔,等到曹操前來梁地討伐,徐晃便投奔了曹操。
曹操撥給徐晃軍隊,派他攻打卷縣、原武的賊寇,徐晃取得了勝利,升為裨將軍。
徐晃跟隨曹操討伐呂佈,另率一支軍逼迫了呂佈的部將趙庶、李鄒等人。
河內的張楊想救援呂佈,在不能直接出兵的情況下就出兵東市,同呂佈遙相呼應,他的部將楊醜殺了張楊來響應曹操,而張揚的部將眭固又殺了楊醜,率領軍隊向北聯合袁紹。
徐晃跟隨史渙一道前去攔截,在犬城打敗了眭固殺了他並收編了他的軍隊。
官渡之戰前後,徐晃跟隨曹操打敗過劉備,後又打敗顏良,攻取白馬城,進軍到延津,大敗袁紹手下另一名大將文醜,升為偏將軍。
再後來跟隨曹洪擊敗過讔強的賊軍祝臂,跟隨史渙在故市截擊袁紹糧車,因立功多,晉封為都亭侯。
如同勸說楊奉和皇帝東遷一樣,徐晃是一個非常有見識的將領,用人人都熟悉的話說就是智勇雙全。
曹操平定河北,在包圍鄴城,攻破邯鄲後,易陽縣令韓范佯裝投降卻負隅頑抗,曹操命令徐晃進攻。
徐晃來到易陽,向城中射了一封信,對韓范陳說利害。
韓范醒悟,徐晃隨即準許他投降。
曹操曾經有令,已圍困的城池守將即便是投降也要殺,如曹操殺呂佈、於禁殺昌豨都是這種情況。
徐晃勸曹操說:『袁譚、袁尚都還沒有被打敗,那些沒有攻取的城池都在看風使舵,今天要是滅了易陽,明天各城就會拼死抵抗,恐怕河北就沒有平定的日子了。
希望你允許易陽城投降,為別的城池做個榜樣,那麼各城就會望風而降』曹操同意了徐晃的主張。
因為在平定河北和征剿蹋頓中有功,徐晃升任為橫野將軍。
在曹操討伐荊州時,徐晃率領一支軍隊屯紮樊城,進行了討伐中廬、臨沮、宜城敵軍的戰鬥。
還和滿寵一起到漢津討伐關羽,還和曹仁一道攻打過周瑜。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徐晃統兵討伐太原的叛軍,殺死了首領商曜。
讓徐晃揚名的戰例是突襲蒲阪津。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馬超、韓遂等在關中叛亂,他們占據了潼關,和趕來的曹操夾關而立。
潼關易守難攻,曹操向徐晃問計。
徐晃認為,馬超等人守潼關而不守蒲阪津,是一種無智謀的表現,應該派出一支部隊,迅速從蒲阪津渡過黃河,截擊潼關後部的敵軍。
曹操同意了徐晃的計策並派他帶領四千步騎兵從蒲阪津渡河。
過河後,徐晃軍隊挖壕溝立營寨還沒有完成,叛軍將領梁興就率領五千多步騎兵前來進攻,徐晃將其打敗,曹操大軍得以渡河。
曹操討伐張魯後,徐晃升任平寇將軍。
徐晃最有名的戰例是打破關羽之圍解救曹仁。
關羽發起襄樊之戰,正值漢水泛濫,樊城七軍被淹,大將於禁被擒投降,將軍龐德被殺,曹仁隻剩下數千人困守樊城。
徐晃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被派去解圍。
徐晃當時所率領的都是新兵,曹操就派出軍隊徐商和呂建等人前去支援。
蜀軍當時屯紮在偃城,徐晃到達後,揚言截斷蜀軍的後路,蜀軍撤走,徐晃占領偃城。
徐晃兩面連營,逐漸前進到離蜀軍營寨隻有三丈遠的地方。
曹操又先後派出殷暑、朱蓋等十二營軍隊增援。
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紮,還在四塚駐有軍隊。
徐晃揚言進攻圍頭,卻秘密地攻打四塚。
關羽見四塚危急,便親率步騎兵五千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
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尾追關羽,和關羽一道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
關羽手下有將領被徐晃殺死,軍隊也有較大損失。
關羽隻好從樊城撤圍,曹仁被救出。
戰後,曹操贊揚徐晃說:『將軍攻陷敵圍,作戰全勝,殺死、俘虜大批敵軍。
我用兵三十多年,以及聽到的古代善於用兵的人,也沒有像這樣長驅直入沖進敵人重圍的。
況且樊城、襄陽的被包圍,超過了當年莒縣、即墨,將軍的功勛,也超過了孫武和司馬穰苴』徐晃整頓軍隊回到曹操中軍大帳駐地摩陂,曹操出城七裡迎接,還設宴慶祝。
曹操親自舉杯向徐晃勸酒,說:『保全樊城,襄陽,都是將軍的功勞』當各路兵馬都歸來集中到摩陂後,曹操巡視各營,士卒都離開陣營觀看曹操,隻有徐晃的軍營整齊,將士駐守營地不動。
曹操感嘆說:『徐將軍真可謂有周亞夫的風度了』
徐晃在曹丕時期為右將軍,由逯鄉侯進封為楊侯。
曹操所說的以上兩位歷史名將,徐晃真的能超過他們嗎?
先說司馬穰苴。
他在危難時領兵出征,認為資歷不夠,就請求齊景公給他派一個寵臣莊賈當監軍。
可是在出征那天,這個監軍莊賈卻飲酒誤時不到,司馬穰苴按軍規將他殺頭。
國君的寵臣都敢殺,齊國軍隊立刻整齊肅穆,晉、燕兩國軍隊得此消息主動撤軍。
司馬穰苴乘勝追擊,收復失地。
史籍當中,司馬穰苴有沒有和晉、燕兩國軍隊交戰並不是很詳細,倒是殺監軍一事有點兒過於渲染。
也就是說,具體作戰方面徐晃和他沒有可比性。
再說孫武。
孫武時期的楚國,是當時天下最強大的諸侯之一,它不但早已經僭號稱王,實際稱霸也已經多年。
在他的周邊,不但黃、英、江、廖這些名氣不大的小國早已經被楚所滅,就是陳、蔡這些當時的大國也被他吞並。
可以稱得上是國土幾千裡,兵車數千乘,是數一數二的軍事強國。
而當時的吳國,雖然是一等公國,但因為遠離中原,一直屬於『欠發達』地區,在和楚國交戰前不久,才學會了中原的兵陣戰法。
就是這點兒本事,據說還是一個楚國大夫逃亡到晉國,為了報復楚國而教會吳國的。
孫武就是將這樣一個國家的士兵訓練成了能戰的勇士,並指揮吳國軍隊遠涉幾千裡,五戰五捷,終於將這個不可一世的宿敵打敗。
當然,孫武是戰役指揮員,和徐晃這種臨陣拼殺的大將有所區別。
就戰術層面上來說,徐晃能夠打敗蜀漢方面第一大將關羽,解樊城之圍,武藝的確了得。
但如果說到功勞,似乎比司馬穰苴要稍遜一籌,至於和兵聖相比,感覺距離還要大一些。
可是曹操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這可能與曹操這個集團首領還是個文學家有關吧?
作為集團首領,曹操對下屬多有贊揚,這是他一種籠絡人才的手段;作為文學家,曹操在贊揚人時非常善於誇張,只要文臣武將能死心搭地為其效勞,曹操從不吝嗇溢美之辭。
如說荀彧,『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說荀攸,『我能夠和他一起計議事情,天下還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呢?
』說張郃,『……難道不是像韓信離楚歸漢一樣嗎?
』意思是說張郃的官渡投降,就像是韓信離開項羽歸附劉邦一樣。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說於禁,『有不可動之節操,雖然是古代名將,又怎麼會超過呢?
』正是這個於禁,卻投降了關羽,後來被曹丕羞辱致死。
也就是說,曹操贊揚歸贊揚,但要是有損於他的權威和政治利益,不管你的功勞有多大,曹操都會毫不手軟地將其處置,如許攸和荀彧。
這隻能說明,曹操籠絡部屬的確有一套,僅僅就這一個方面,也要超出劉備、孫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