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明軍也有四十萬。
是在內戰不斷情況下抽調出來的。
而且是勞師遠征,後勤都是問題。
面對兩萬女真部隊,四十萬都打不贏,那就不是數量問題了。
八十萬一樣會輸。
這不是越早越不可信的問題,同一時期大約隻有三十萬人口的滿族卻可以動員六萬人,動員比例達到五分之一,而且全部都是精壯,所以說軍事體制才是軍隊動員能力的根本,明朝落破才是造成集中軍隊規模不能過大的原因,明朝前中期要是不帶十萬以上軍隊出門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去打仗。
就是義務兵役制與募軍制的區別,前者沒有成本,甚至士兵要自備武器軍服糧食,後者全部由國家出錢,還要給薪水。
所以戰國時代隨便發兵幾十萬,秦軍連服裝都要自備,沒有薪水,國家隻負責武器糧食。
明朝初年是衛所制,等於是半義務兵役制,能隨時動用幾十萬軍隊,明朝後期改為募兵制後,一切都要看錢,十萬大軍都很難湊齊。
春秋戰國是全民皆兵。
而明朝薩爾滸是常備軍。
在中國大一統朝代,就是強大如唐朝,鼎盛時期也最多有五十多萬的常備軍。
還有,在農業社會,明朝時期的農業單位產出,也不比春秋戰國時期的農業單位產出有質的提高。
大部分的人數統計都來自於《史記》。
時間上相當於司馬遷在今天去寫明朝到清朝的歷史,《史記》本身就是故事集,水分極大,很多數字張口就來。
你看司馬遷寫他同時期漢武朝,用兵就很精確了,能調十萬兵的幾乎就是盛世王朝集全國之力。
一個是有誇大的成分,另一個是當時的補給線沒那麼長,沒有補給壓力就可以多集結一些部隊。
但是到了戰國中後期,開始打滅國戰後,補給線長了不少,戰爭準備時間也長了很多。
當時的文明水平基本決定了政權的輻射范圍。
動員能力的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要麼處於封建領主制,要麼就是像秦商鞅變法後的古典軍國制,這兩種體制的人員、物資動員能力都是極強的,所以可以出動數量占人口比例極高的軍隊。
而明朝後期,由於物質財富與土地主要掌握在士大夫官僚集團手中,中央政府財政幾近枯竭,自然相應的動員能力也就慘不忍睹了!
戰國秦漢時期,男子成年要服役兩年,接受軍事訓練,一年在家鄉,一年在邊塞,而且還要終身等待再次征召,相當於預備役。
這時期都是總體戰,動員力度大,而且男丁都是有經驗的士兵。
中國古代文人對數字根本沒啥概念,而且漢語中數字還可以虛指,這樣一來史書中出現的數字,除了稅款和丁口外,其他都是虛虛實實,難以捉摸。
古代的軍隊數量水分很大,關於長平之戰,央視有一部紀錄片叫喋血長平的紀錄片,裡面根據史料和後來的考古發掘的文物,說的很清楚,秦軍的確殺了30多萬人,但是其中真正的趙軍戰鬥部隊隻有6到8萬人,其餘的20多萬人是趙國動員搞後勤運輸的農夫和上黨郡的當地百姓,秦軍當時是用人頭記錄軍功,所以把他們全殺了。
戰國時征發兵員的成本隻需要糧和地。
不需要像後代那樣要金屬幣。
像秦趙,秦是兩省之地養幾百萬人,趙是一省之地養幾百萬人,豐收一年夠省著用兩三年了。
每次豐收國家都有錢《糧》打仗。
不說到明朝,到漢武帝時,因為有諸侯國和地方豪強的,軍隊軍資光靠糧地已經不夠了,要用金銅絲來釆買,這規模立馬縮水。
看看舉國之力才養得多少騎兵步兵。
到明清更是這樣,不是沒人,不是沒這組織力,而是人已經翻到上億了,糧基本一豐隻管得一年,大軍穿府過縣,小地方的糧倉都不足供應。
而且征兵要安家費,月響,開拔錢,勝利打賞的酬功錢,死了的撫恤。
這些都是要現錢的。
朝庭什麼都多,就是現錢不多,自唐宋,印多少銅錢都還是缺現金,明朝還出現錢荒。
中國古代生產力越發展越缺錢,元明玩紙幣也玩崩了。
如果中國古代能玩通紙幣或金屬幣都不缺又能平衡通漲的,會是另一番景像。
至少也不至於對外戰爭時隻想到錢。
春秋戰國並沒有動輒數十萬,春秋戰國的戰爭多了去的,你所謂的數十萬的戰爭,基本那都是決定國運的那種戰爭,秦趙長平之戰,那是國家間的全面戰爭,趙國是戰國末期唯一能和秦國抗衡的國家,一戰決定國之生死,就比如之後的三國時期,戰爭多如牛毛,但真正的大決戰,不過官渡,赤壁等寥寥幾場,如近代,國共內戰,仗打的不少,但真正確定生死的,一共就三場而已,渡江戰役在我看來都算不上生死存亡之大決戰了,你看看那種決戰,國共雙方一共投入了多少人?
史記載趙軍45萬並不代表真正的戰卒是45萬。
軍隊發展有一個過程,戰國時代是征發制,適齡就得奉召出征,但不一定是戰鬥人員,糧秣後勤轉運占的比例更大。
越往後發展軍隊越發專業化,明清時期已有軍隊後勤轉運外包的記載,軍隊隻負責安全。
還有一個就是交通工具的發展,明清交通工具的先進發展和使用也是節省人力的關鍵因素。
戰事人數記載失實是一個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最主要的是糧草,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面積狹小,軍隊出征往往是短距離,就地取糧,或者本國運輸都很容易。
而到戰國時期,秦趙大戰。
兩國總共80人馬,打空了兩個國家。
秦滅楚一戰,得了天下一大半的秦國,勉強支撐了滅楚一事。
漢朝,開始也是人數為主,後來漢武帝時期重點培養騎兵,一個騎兵可以養十個普通士兵。
再加上戰爭武器的發展,精兵作戰成為主流。
一般都是一個名將帶幾千人,或者幾萬人就可以滅國。
就地取糧這方便。
對匈奴作戰數十年,打空了漢朝幾代積累。
唐朝時期,總兵力大概在50萬上下。
歷年戰爭死的都是青壯年,留下大量的老弱病殘。
我覺得出入不會太大,長平之戰秦國出動60萬人並不是60萬人的軍隊,而是秦國舉國上下全部60萬成年男性,而趙國在十之八九的成年男性被坑殺後隻能招募一些未成年男性和老年男性臨時組建軍隊也正是它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所以這種滅國之戰和明朝抗倭援朝那種隻出動一部分精英部隊的局部戰爭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有道理,但不可全信。
戰國後期確實是幾十萬規模的大戰役,這樣的戰役基本是關乎國家存亡的戰役。
當時基本是全民皆兵,民夫押運完輜重就地組成軍陣,才使得人數劇增。
職業軍人當時叫材官和騎卒。
明朝時隻計算軍隊人數,民夫和運輸隊伍以及部分督查隊伍都不計算在內,人數自然就下來了。
其實可以參考日本戰國和中世紀歐洲,分封制的一個特點就是兵農不分家,百姓春秋務農,夏冬征戰,在這種體制下,一個國家兵力多寡基本等於適齡參軍人數。
按當時的人口,兵力達到幾十萬也很正常,大部分就是湊數的。
當然這種士兵訓練程度低,戰術執行力差,後來吳起發展出職業士兵,巔峰時也就五萬人,就能橫掃諸侯,追著幾十萬人打,這種農兵制度在中國慢慢就被邊緣化了。
生產力低才有可能出動大規模軍隊。
黃巾軍起義,動輒幾十萬人,對陣的官軍隻有幾萬。
吃國家飯,有軍餉,有補貼,有軍事器械,有輜重,有後勤。
巨大的財政支出無法想象,但軍費可能隻占國家的幾成開支:萬歷的內冪都能支撐幾萬人打一場朝鮮戰爭。
戰國,軍隊連武器都得自備,甚至是祖傳的。
軍費占國家支出百分之九十,無力改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