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正兒八經的分析:
1,故事
戰國時,東方六國合縱抗秦。
為破壞齊楚聯盟,張儀遊說楚懷王,承諾只要齊楚斷交,秦國願意割讓商於之地600裡給楚國。
楚懷王大喜,問群臣意見,群臣均恭賀楚懷王,不費一兵一卒就得600裡土地。
隻有陳軫看穿張儀的謊言,並勸說楚懷王不要輕信張儀。
楚懷王大怒:這種不費一兵一卒就得600裡土地的好事,不做白不做,你就看我怎麼拿土地吧!
於是,楚懷王與齊國斷交,並派使臣隨張儀入秦交割土地。
入秦後張儀卻裝病,故意躲著楚國使臣。
楚懷王心想,秦國應該是擔心我和齊國斷交的不徹底,所以不交割土地。
於是派人到齊國邊境辱罵齊王。
齊楚交惡,張儀『病』也好了,對楚國使臣說:你怎麼還在這裡?
商於之地6裡,你直接去取就是,不用交割。
600裡變6裡,楚懷王一怒之下發兵攻秦,結果大敗。
這就是張儀欺楚的故事。
這麼明顯的謊言,恐怕孩童都能識破,為何偌大一個楚國,隻有陳軫看出問題?
2,楚懷王為什麼相信謊言
社會心理學有兩個觀點,也許可以解釋楚懷王在本次事件中的弱智行為。
第一個觀點是『證實偏見』,意思是,我們注意、記住、接受各類信息,這些信息證實了我們已經相信的事情,並且傾向於忽視、遺忘、拒絕那些與我們的觀點相悖的信息。
楚懷王對張儀的謊言,可能在一開始並不相信,但600裡土地太誘人了,一旦他有那麼一點點相信,就會開始給自己找相信的理由,並忽略能證明張儀說謊的事實,直至完全相信這個謊言。
這些理由可能是:歷史上秦楚本來關系就不錯、作為一國之相不可能說謊、商於之地本來就是楚國的,秦國歸還也是理所應當…
第二個觀點是『自我辯護』,人們持有為自己的行為、看法和感覺辯護的動機。
當我們被要求解釋自己的行為時,我們試圖構建出一個有意義的故事,同時滿足我們的願望,讓自己和他人看起來都不錯。
這便是自我辯護的本質。
對於楚懷王來說,因為『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600裡土地,所以才和齊國斷交,合乎邏輯,這有什麼問題嗎?
沒有,所以楚懷王相信了張儀。
3,楚國群臣怎麼被騙的?
第一個原因是,人們更容易相信權威人士的言論。
楚懷王針對此事問群臣意見,群臣會認為老板已經大概率決定這麼做了,老板決定的事,怎麼能錯?
第二個原因是團體思維,也就是從眾。
團體中,成員對一致性的需求超越了他們現實地評估行動方案及其替代方案的能力。
如果大部分人覺得和齊國斷交能換600裡土地是不錯的主意,如果我覺得是謊言,那我是不是有點蠢?
《皇帝的新裝》
4,陳軫為什麼看穿張儀謊言?
陳軫本是齊國人,曾在齊國、秦國任職,對團體一致性的需求本來就弱,即,陳軫更可能不從楚國群臣的眾,
其次,陳軫是個有才的人,他曾用畫蛇添足的小故事,為齊國不傷一兵一卒,屏退楚國強兵。
用卞莊刺虎的故事,勸秦王後發制人,最終秦國打敗韓、魏。
一個有才華的外來人,如果從眾,那和這幫楚臣有何區別?
隻有不從眾,才能贏得楚懷王的認同,從而更好的融入到楚臣的團隊中。
《社會性動物》還沒讀完,先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