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我們在墓前祭祀祖先的習俗,與孔子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網路歷史》

西漢時期的國家指導思想曾發生過轉變,漢高祖至文帝時期盛行黃老思想,到漢武帝時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過其中敬天法祖、視死如生的思想觀念並未發生改變。

隨著西漢中期以後經濟形勢轉好、國力上升,逐漸形成完備的墓祀制度並影響了民間的墓祀行為,促使民間也開始大興厚葬與墓祀之風。

西漢政府倡導、推廣厚葬與墓祀之風不但單單是敬天法祖,主要還是想通過運用孝治天下的手段來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隨著時間推移,這一行為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墓祀也逐漸成為世人的習慣。

雖然後世統治者出於自己的需要和生活習慣將西漢皇家墓祀制度修改的面目全非、也有部分朝代試圖通過推行薄葬、簡化祭祀制度的政令來移風易俗,但收效甚微。

鑒於西漢民間的墓祀之風已逐漸融入民俗之中,民間不久便又恢復西漢創制的民間墓祀制度,並對後來清明祭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民間墓祀起源,與孔子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墓祀即在墓前進行的祭祀祖先活動,包括灑掃、植樹、立碑、建造祠堂等一系列活動。

官方的墓祀起源很早,考古學已經確認中國最早的皇陵商代『殷墟大墓』有墓上建築,並推測這類建築性質當為享堂,專門用於祭祀祖先。

西周王陵雖然至今仍未發現,但從位於洛陽的東周王陵及其它列國的墓葬發掘情況來看,無一例外的都有享堂一類的祭祀建築,由此可知在墓葬形成以後進入歷史時期,統治者才開始建造一些專用建築來進行祭祀,不過這種祭祀卻不屬於墓祭的范疇,而是屬於喪禮的范疇。

喪禮結束後對祖先的祭祀則轉移到宗廟來進行,因為夏、商、周墓葬大多是不樹不封的狀態,墓葬上並沒有明顯的標志物,至今已在各地發現很多商、周時期的平民墓群,均未見相關祭祀建築與祭祀行為留下的遺跡,表明喪禮結束後不會再有人前往墓葬所在地進行祭祀,《晉書·禮志》所言『古不墓祭,皆設於廟』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從現存文獻資料來看,民間墓祀起源於孔子。

孔子為人知禮盡孝,17歲時喪母後經過多方打聽後終將其母與其父合葬於一處,並為其守孝,這屬於周禮喪禮的范疇,守孝結束後為便於尋找墓葬在其上堆土成墳。

孔子曾作過魯國的大司寇,後因為與魯公、季桓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隻好去魯適衛,此後遊走於列國之間卻終未擔任其它官職,屬於平民階層。

孔子死後弟子按照孔子葬父的墓葬形式堆土為墳,並在墳旁建茅廬為其守孝。

孔子創立的儒家在當時百家之中最崇孝道,所以後世常有弟子或子孫前往孔子墳墓進行灑掃祭祀,這些人多為普通平民,因此可以視為是完全意義上的民間墓祀。

孔子的子孫有孔鯉、孔伋、孔謙等多人,這些人雖然全為平民但仍一直按期封祀不絕,他們還興建起專門用於祭祀的堂屋,這逐步使墓祀在民間推廣開來。

直至西漢建立以後,出於政治需要下令,冊封孔子九代孫孔騰為『奉祀君』、十三代孫孔霸為『褒成侯』並賜食邑八百戶,才將屬於孔氏家族私祭孔子的行為定為官祭,使其脫離了民間墓祀的范疇。

不過從東周到西漢時期孔氏家族的民間私祭已經促成了一種社會生活習慣——墓祀,到西漢時期無論平民階層生活水平如何都會興建墳墓及配套建築來祭祀祖先。

民間墓祀的發展,以及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

春秋時期由孔子開創的民間墓祀行為,到戰國以來隨著西周的宗族禮法制度遭到嚴重破壞和僭越,新興的國度《如韓趙魏》擅自建立了自己的祭祖制度、享有了祭祖之權。

而那些失敗的卿族則喪失了自己的祭祖之權,隻能以民間祭祀的方式來進行。

這樣一來隨著宗法制的瓦解與國野制的消除,民間社會也取得了祭祖之權,民間墓祀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不過此時列國割據、文化風俗迥異,還沒形成固定的墓祀制度,所以對後世的影響力很弱。

西漢統一以後吸取各地不同的文化逐步形成漢文化,此時文化面貌趨於統一,加之墓祀之風盛行,以家庭、家族為單位的民間固定的墓祀制度逐漸確定下來。

東漢王充所著《論衡·四諱》載:『古禮廟祭,今俗墓祀』在西漢諸多墓祀制度中流傳至今且仍有巨大影響力:

第一是完備的墓葬設施,西漢皇室經常親自至祖先皇陵所在地施『上陵禮』,故此產生出一套完備的墓葬祭祀設施。

民間也仿制建造,隻是進行了大規模的簡化,一般而言必要的設施要素有墳丘、墓碑、樹木,非必要設施有墓闕、石人石馬雕塑等。

墳丘主要作用是標明墓葬所在地,使後人墓祀時不至於找錯地點。

墓碑一開始是用於放置棺槨的墊板,後來逐漸在其上書寫、雕刻有墓主的生平事跡,隨著棺槨放置技術的改善,墓碑逐漸成為樹立在墓前或墓葬祠堂內記錄墓主生平的物品。

西漢時期常常在墓葬旁廣植樹木來遮風擋雨以保持墓葬水土,後期固定為松柏等常青樹,用以象征生命永恒,這使墓葬旁的樹木兼具有社會功能。

封土、墓碑和樹木這三個墓葬設施要素在西漢成為定制,至今平民墓葬仍遵循保留,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第二是建造附屬於墓葬的祠堂,據《鹽鐵論》所載:『今富者積土成山,列樹成林……中者祠堂屏閣,垣闕罘恩』可知民間富豪的墓葬封土為高大且墓旁皆建有專門用於墓祀的祠堂,這些祠堂高大奢華,為後世子孫提供了一個完善的祭祖空間,而不用於祭祀的時候還可以安排專人在此看護墓地。

西漢時期多為聚族而葬,一片規劃完善的墓地往往延續百年,其中埋葬多為家族祖先,所以墓葬旁祠堂內的靈牌也逐漸增多、祭祀規模逐漸擴大,發展成為後世村落的家族祠堂。

出於對祖先的尊敬,家族祠堂又衍生出議事、祈福等多種社會功能,成為中華民族家族親緣的物化紐帶之一。

第三是墓祀禮儀程序的影響。

西漢墓葬已經成為維系家族的一個物化紐帶,因此世人非常重視墓祭祀的禮儀與程序。

從文獻記載可以明確知道西漢時期平民墓祀十分盛行,從墓祀地點上來劃分有上塚、祠祭等兩種,即在墓葬前或墓葬祠堂內進行;按祭祀時間不同有月祭、年祭、節日祭等幾種;按參加人員不同有聚族而祭或個體家庭單獨祭祀;按墓祀的程序不同可分為齋 、饌、掃滌、薦食、吊賀等。

漢代墓祀祭祖通常以聚族而祭最為普遍,在祭祀時也是鄉裡族人的集會之時,親戚在一起相互拜謁、宴請,起到了增強同族成員關系、維系血緣紐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時至今日,這些墓祀禮儀程序雖然有所損益,但其維系家族和諧的核心功能並未改變,故此長盛不衰。

在清明、冬至、『十月一』等重要時節中國人仍然會聚族開展祭祀,通過各種方式來祭祀祖先。

墓祀是一種在墳墓前進行的祭祀祖先活動,最初為皇室貴族專享。

民間墓祀當起源於孔子,孔子創立的儒家在當時百家之中最崇孝道,所以後世常有弟子或子孫前往孔子墳墓進行灑掃祭祀,這些人多為普通平民,因此可以視為是完全意義上的民間墓祀。

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民間社會擁有了祭祖之權,墓祀制度迅速發展起來。

西漢統一以後吸取各地不同的文化,逐步形成漢文化,使一套固定的墓祀制度成為了社會習俗,至今仍有巨大的影響力。

主要表現在完備的墓葬設施、建造附屬於墓葬的祠堂、墓祀禮儀程序的完備。

西漢墓祀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鄉裡族人的集會之時,親戚在一起相互拜謁、宴請,起到了增強同族成員關系、維系血緣紐帶的作用,這是墓祀長盛不衰延綿不絕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