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鞅,不,現在應該叫商鞅了。
商鞅幫助秦孝公達到了秦國有史以來國威的最高峰,自己也站在了人生功業之巔。
在一個成熟的法制社會,沒功勞的人不能詆毀有功勞的,沒本事的人不能嫉妒有本事的。
這是衛鞅的治國綱領。
問題是法律能管住人的言行,卻管不住人心。
討厭他的人,不比擁戴他的人少。
特別是在變法中喪失大量特權的秦國保守派貴族。
有個叫趙良的書生請見商君。
商換雖然冷酷,卻不擺架子,請他來冊聊天。
趙良一進來就拉下臉,批評商鞅執政的弊端。
商鞅問:
『我和秦穆公時的賢相百裡奚,誰功勞更大?
』趙良說:『你跟他差遠了。
人家出門視察,不坐馬車,不打傘,不帶護衛,親近萬民。
要功勞有功勞,要品德有品德,要口碑有口碑。
他死以後,秦國男女老少無不痛哭流涕。
而你呢,身為執政大臣,不為人民謀福利,隻知道大興土木。
用嚴刑酷法殘害太子老師和百姓。
不帶衛隊不敢出門,說明你心虛。
』
商鞅居然沒反駁,隻是問那該怎麼做。
趙良高談闊論更起勁:
『急流勇退,把自己的封地和官職都還給國家。
勸國君重用那些山林裡的隱士,贍養老人,撫育孤兒,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這樣才可以稍保平安。
否則,國君一倒臺,你就會被群臣百姓圍攻,離死期不遠矣哉』
不是說秦國不準批評時政麼?
誰知道呢!反正趙良說完就正大光明地走了。
廷尉府《秦國的司法機構》的人也沒有找他麻煩。
思想冷峻言行冷酷的商賴,居然被一介文人批得毫無還手之力,隻能默然不語。
這消息一傳開,某些人暗自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