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滅亡,荊軻該為此『背鍋』嗎?《網路歷史》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那是公元前227年的秋天,天氣異常的寒冷,荊軻的背影孤獨而悲壯,他的身旁站著一個表情輕狂的少年武士,他的身後站著身穿白衣的燕國君臣。

這是一場送行,也是一場葬禮,整個世界都染了一種蒼涼的白色的寂靜色彩,此去失敗或者成功他都會死,蘇洵在《六國論》冰冷而又殘忍的指出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這篇名垂千古的散文為這件事定下了一個反思的基調,很多人都覺得荊軻刺秦是燕國滅亡的根本原因,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荊軻刺秦——燕國滅亡的導火索

公元前227年,秦王嬴

的軍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他的先祖們已經為他打好了一統六國的基礎,

趙國滅國後,

秦國的軍隊已經擺在燕國邊境上的時候,

輝煌巍峨的秦國宮殿之中迎來了一個客人

太子丹知道以燕國弱小的國力根本沒有辦法與秦國對抗,於是他想到了最後一個辦法,那就是派出刺客暗殺嬴政,只要嬴政一死,秦國一定會大亂,到時候燕國的危機就能迎刃而解,為此他找到了

一個武功高強的刺客——荊軻

荊軻從容不迫地向秦王政奉上了燕國的地圖和樊於期的頭,圖窮而匕首見,荊軻恍惚之間想到了那個遲遲未到的朋友和太子丹的不信任,就是那一個恍惚,荊軻錯過了良機,他隻抓住了秦王政的袖子,『天機』已失,不靠譜的秦舞陽已經被秦王嚇得邁不動腳了,

刺殺以失敗告終

荊軻突然笑了,他癱坐在秦王的大殿之中,他看見了太子丹俊美的臉,看見了易水旁的白霜,他甚至聽到了高漸離

聲悲涼而又絕望的想起,

他緩緩閉上了眼睛

,手裡還捏著政奢華的朝服一角。

王徹底的憤怒了,總要有人因為王的憤怒付出代價

,荊軻被肢解了,王冷漠的看著荊軻破碎的屍體,什麼都沒有說,拂袖離開了大殿,大殿裡的血跡被人飛快的擦拭幹凈,天下,又有更多人要流血了,帝王之怒,血流漂櫓。

沒過多久,秦王嬴政派王翦與辛勝率軍大舉攻燕,在易水之西大敗燕、代聯軍。

公元前226年,秦王又加派兵力,大軍直接攻到了燕國的都城薊城,燕王喜和太子丹跑了,

然而秦將李信窮追不舍。

太子丹為了這場震驚千古的行刺煞費苦心,

最後卻還是以失敗告終

,『天亡姬姓而興贏姓』太子丹知道沒有人可以阻擋秦王的鐵騎,他死了,帶著不甘死在了燕王的劍下。

燕王喜想用兒子的死來平息秦王的怒火。

這似乎奏效了,嬴政放棄了攻打。

但隻是因為他還有更為強大的敵人要去對付,燕國已經不值一提了,公元前222年,秦滅楚、魏之後,

秦王政派王賁率軍進攻遼東,俘燕王喜,燕亡。

一切都結束了,燕國最後的掙紮卻加快了燕國破滅的進程,荊軻死了,秦舞陽死了,太子丹也死了,燕趙之地還響著慷慨悲涼的樂曲,但一切都不重要了

故事到這兒似乎就結束了,但其實並不是,荊軻刺秦不過是給了秦王一個消滅燕國的借口,

燕國滅亡的真正原因,還有待探討。

燕國滅亡的真正原因

荊軻刺秦失敗之後,秦王嬴政直接出兵滅掉燕國,荊軻刺秦雖然的確加速了燕國滅亡,但這並不是燕國滅亡的根本原因,因為就算沒有荊軻,

燕國滅亡也會是遲早的事情。

燕國滅亡的真正原因

,我們可以從燕國自身的三個方面分析,

這樣或許可以得到一個較為客觀公正的答案。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那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禪讓鬧劇。

公元前316年,

燕王噲接受禪讓的蠱惑

,效法堯舜把王位讓給了相國子之,自己成為了臣子。

好好的國王不當,偏偏要效仿什麼古代的堯舜之帝王,

這是一場帶著黑色幽默的鬧劇。

禪讓是讓賢者居之,然而燕國的相國子之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人,從他忽悠國君這點就可以看出來,他就是個陰險狡詐的小人,當時的太子平之,自然是忍受不了將來要屬於自己的皇位莫名其妙的落到別人手上。

公元前315年,燕國太子平與子之在燕國爆發了在內戰。

齊宣王乘機加派兵力攻打燕國

,燕國幾乎全被齊國給占領了,

差一點就被齊國給滅了國。

後來燕趙王求士,吸引了一大批有謀略的政客。

燕國才得以復國,漸漸穩定了下來。

在此刻,燕國內部原本堅不可摧的核心早已經分崩離析了,無論如何也救不回來了。

第二個的原因就是燕國攻占齊國,這是燕國的作死之旅的繼續,雖然這件事情的起因確實是齊國做的不厚道,齊國攻打周邊小國,

斂聚的大部分財富

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滿

,幾個國家準備聯合攻打齊國,燕國國君此刻找到了一個恰當的報仇機會自然是積極響應,並且是窮追不舍地打到了齊國的國都。

燕國的國君隻看到了表面的利益和仇恨,卻沒有看到更深層次的原因,攻打成功之後,燕國的確獲得了一部分的利益,但最大的收益國卻是秦國,

燕國將齊國打的差點滅國後,給秦王嬴政一統六國掃除了一個很強的對手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燕國為了一時的利益偷襲趙國。

當燕國在沾沾自喜的為剛剛得到的眼前利益開心的時候,秦國的軍隊已經張開了他血腥的獠牙。

秦國統一六國遇到的最大的絆腳石就是趙國,國力強盛的趙國,一直在頂著秦國的猛烈攻擊,其他的五個國家看到趙國之後不是幫助而是在一旁落井下石,甚至想著也要在這場戰爭之中分一杯羹。

昏庸的燕國國君沒有看到今日趙國的命運就是明日他的命運,隻看到了此刻虛弱的趙國正是他們攻打的最好時刻。

毫不思考的派兵攻打趙國

,用自己的力量硬生生的撕開了自己的保護膜。

就這樣,混亂不堪的朝廷內部,加上自己作死的撕碎的外部屏障,燕國終於成功將自己推向了自我毀滅的深淵。

歷史的真相是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荊軻刺秦王表面看上去是太子丹的作死行為,但其實是太子丹早已看清楚了這天下的大勢,做出的最後的奮力一搏。

燕國的國運早已在本國內耗以及政治失誤中變的搖搖欲墜。

還有一點人們容易忽略原因,擁有八百年歷史的古老燕國堅持的還是周天子的那一套,這顯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一個王朝的滅亡與另一個王朝的建立,本質上不過是舊的統治制度被新的統治制度所淘汰,這是千年不變的規律,誰都沒有辦法改變。

從燕召公姬奭被紛紛在燕地建立燕國,到公元前222年,燕國被秦國滅國,祖宗的仁德已經被後輩子孫拋擲腦後,

存在近千年奴隸制制度宣告了徹底的消亡

,封建制度正式開啟了下一個千年。

秦國滅六國已成定局,然後六國內部卻還在自相殘殺,秦國的『遠交近攻』戰略成功分解了六國原本就不怎麼堅固的聯盟,從六國聯盟瓦解的那一刻,從六國帝王各懷鬼胎的那一刻,

燕國的破亡早已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