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傳奇: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王,不堪一擊燕王奔遼東。《網路歷史》

戰國傳奇: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王,不堪一擊燕王奔遼東

荊軻至咸陽後,得知中庶子蒙嘉得寵於秦王政,便先以千金賄賂之,求為先見秦王政。

蒙嘉入奏秦王道:『燕王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於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以奉守先人之宗廟。

燕王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首,及獻燕督亢之地圖,燕王親自函封,拜送使者於大庭。

今上卿荊軻,正在館驛候旨,惟大王之命是聽』

秦王政聞樊於期已誅,大喜,乃朝服設九賓之禮,召使者至咸陽宮相見。

荊軻在袖中藏匕首,捧著樊於期頭之函匣,秦舞陽捧著督亢輿地圖匣,相隨而進。

將次升階,秦舞陽面白如死人,似有震恐之狀。

侍臣道:『使者為何色變?

荊軻回顧秦舞陽而笑,上前叩首謝道:『一介秦舞陽,乃北番蠻夷之鄙人,生平未嘗見天子,故不勝驚恐悚息,改變了平常樣子。

願大王寬宥其罪,使得吾使能上前』

秦王政傳旨,止許正使一人上殿。

左右叱秦舞陽下階。

秦王命取頭函驗之,果是樊於期之首,問荊軻:『為何不早殺逆臣來獻?

荊軻奏道:『樊於期得罪天子,竄伏北漠,寡君懸千金之賞,購求得之,本想活著獻致大王;又恐中途有變,故斷其首,希望能稍舒大王之怒』

荊軻辭語從容,顏色愈和,秦王政不疑。

當時,秦舞陽捧地圖匣,俯首跪於階下。

秦王謂荊軻曰:『取秦舞陽所持地圖來與寡人觀之!』

荊軻從秦舞陽手中取過圖函,親自呈上。

秦王展圖方欲觀看。

荊軻匕首已露不能掩藏,當下未免著忙。

左手扯住秦王之袖,右手執匕首刺其胸,未及身。

秦王大驚,奮身而起,袖斷。

因那時五月初旬天氣,所穿羅織單衣故易裂也。

王座旁設有屏風,長八尺,秦王超而過之,屏風仆地。

荊軻持匕首在後緊追。

秦王不能脫身,繞柱而走。

原來秦法,群臣服侍上殿,不許持尺寸兵器,諸郎中宿衛之官,執兵戈者,皆陳列於殿下,非奉宣召,不敢擅自入殿。

今倉卒變起,不暇呼喚。

群臣皆以手共搏荊軻。

荊軻勇甚,近者倒仆。

有禦醫夏無且,亦以藥囊擊荊軻,荊軻奮臂一揮,藥囊俱碎。

雖然荊軻勇甚,群臣沒奈他何,卻也因為要打發眾人,所以秦王東奔西走,也不曾被荊軻拿住。

秦王政所佩寶劍,名『鹿盧』,長八尺,欲拔劍擊荊軻,劍長無法拔出。

有小內侍趙高急喚:『大王何不背劍而拔之?

秦王醒悟,依其言,把劍推在背後,前邊便短,容易拔出。

秦王勇力不弱於荊軻,匕首尺餘,止可近刺,劍長八尺,可以遠擊。

秦王得劍在手,其膽便壯,遂直前來砍荊軻,斷其左股。

荊軻撲身倒於左邊銅柱之旁,不能起立,乃舉匕首以擲秦王。

秦王閃開,那匕首在秦王耳邊過去,直刺入右邊銅柱之中,火光迸出。

秦王以劍擊荊軻,荊軻以手接劍,三指俱落,連擊八劍。

荊軻倚柱而笑,向秦王罵道:『幸哉汝也!吾本想仿效曹沫故事,生劫於汝,返還諸侯侵地,不想事不能成,被汝幸免,豈非天乎!然汝恃強力,吞並諸侯,享國亦豈長久耶?

』左右爭上前攢殺之。

秦舞陽在殿下,知荊軻動手也要向前,卻被郎中等眾人擊殺。

此為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事。

可惜,荊軻受了燕太子丹多時供養,特地入秦,卻一事無成,不惟自害其身,又枉害了田光、樊於期、秦舞陽三人性命,斷送燕丹父子,豈非劍術之不精乎?

秦王心戰目眩,呆坐半日,神色方才稍定。

往視荊軻,荊軻雙目圓睜,宛如生人,怒氣勃勃。

秦王驚懼,命取荊軻、秦舞陽之屍,及樊於期之首,同焚於市中,燕國從者皆梟首,分懸國門。

遂起駕還內宮,宮中後妃聞變,皆前來問安,因置酒壓驚稱賀。

有一胡姬,乃趙王宮人,秦王破趙後,選入宮,善琴有寵,列在妃位。

秦王使鼓琴解悶。

胡姬援琴而奏之,其聲曰:羅縠單衣兮可裂而絕,八尺屏風兮可超而越。

鹿盧之劍兮可負而拔,嗤彼兇狡兮身亡國滅!

秦王愛其敏捷,賜繒綺一篋,是夜盡歡,因宿於胡姬之宮。

後來胡姬生子,即胡亥也,是為二世皇帝。

此是後話。

次早,秦王視朝論功行賞,首推夏無且,以黃金二百鎰賜之。

曰:『無且愛我,以藥囊投荊軻也』

次喚小內侍趙高曰:『‘背劍而拔之’,賴汝教我』亦賜黃金百鎰。

群臣中手搏荊軻者,視有傷輕重加賞。

殿下郎中人等,擊殺秦舞陽者,亦皆有賜。

蒙嘉誤為荊軻報奏,凌遲處死,滅其家。

蒙驁先已病死,其子蒙武,現為裨將,以不知情特赦之。

秦王怒氣未息,乃增發兵派王賁率領,助其父王翦攻燕。

燕太子丹不勝其憤,悉眾迎戰於易水之西。

燕兵大敗,夏扶、宋意皆戰死。

太子丹奔薊城,鞠武被殺,王翦合兵圍之,十月城破。

燕王喜謂太子丹曰:『今日破國亡家,盡由於汝!』

太子丹回答:『韓、趙之滅,豈亦姬丹之罪耶?

今城中精兵尚有二萬,遼東負山阻河,猶足固守,父王宜速往!』

燕王喜不得已,登車開東門而出。

太子丹盡驅其精兵,親自斷後護送燕王東行,退保遼東都平壤。

王翦攻下薊城,告捷於咸陽。

王翦積勞成病,一面上表告老。

秦王曰:『太子丹之仇,寡人不能忘,然而王翦確實老了』

命將軍李信代領其眾,以迫燕王父子。

召王翦歸,賜予甚厚。

王翦謝病,死於頻陽。

燕王聞李信兵至,遣使求救於代王嘉。

於是,代王嘉報燕王書略曰:秦所以急攻燕者,以怨太子丹故也。

王能殺丹以謝於秦,秦怒必解,燕之社稷,幸得血食。

燕王喜猶豫未忍,太子丹懼誅,於是與其門客自匿於桃花島。

李信屯兵首山,派人持書數太子丹之罪。

燕王喜大懼,假裝召太子丹議事,以酒灌醉縊殺之,然後斷其首。

燕王喜哭之慟。

時夏五月,忽然天降大雪,平地深二尺五寸,寒凜如嚴冬,時人說,太子丹怨氣所致也。

燕王將太子丹之首,函送李信軍中,為書謝罪。

李信馳奏秦王且言:『五月大雪,軍人苦寒多病,求暫許班師』

秦王與尉繚子商議,尉繚奏道:『燕棲於遼,趙棲於代,譬之遊魂,不入自散。

今日之計,宜先下魏,次及荊楚。

二國既定,燕、代可不勞而下』

秦王曰:『善』

於是,召李信收兵回國。

再命王賁為大將,引軍十萬,出函谷關攻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