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傳奇:秦王政納諫接母,呂不韋服毒而亡。《網路歷史》

戰國傳奇:秦王政納諫接母,呂不韋服毒而亡

秦大夫陳忠死後,相繼諫者不止,秦王均戮之,並陳屍闕下,前後誅殺二十七人,屍積成堆。

當時,齊王建正至秦國朝拜,趙悼襄王亦至,相與置酒咸陽宮甚歡,及見闕下死屍,問其故,莫不嘆息私議秦王之不孝。

時有滄州人茅焦適遊咸陽,寓居旅店,與同舍偶言及此事,茅焦憤然道:『兒子囚母,天地反覆矣』

讓店主人準備湯水,說:『吾將沐浴,明早叩宮入諫秦王』

同舍笑道:『彼二十七人,皆秦王平日親信之臣,尚且言而不聽死不旋踵,豈少汝一佈衣?

茅焦道:『諫者自二十七人而止,則秦王遂不聽矣;若二十七人而不止,秦王會聽不聽,未可知也』同舍皆笑其愚。

次早五鼓,茅焦向店主人索飯飽食。

店主人牽衣制止,茅焦絕衣而去。

同寓者猜其必死,相互瓜分其衣裳包裹。

茅焦來至闕下,伏屍大呼道:『臣齊客茅焦,願上諫大王!』

秦王政命內侍出來問道:『客所諫者何事?

是無關王太後之語嗎?

茅焦道:『臣正為此而來』

內侍還報:『客人果然為太後之事來諫也』

秦王政曰:『汝可指闕下積屍告之』

內侍對茅焦說:『客人不見闕下死人累累嗎?

何不畏死若是!』

茅焦道:『臣聞天上有二十八宿,降生於地,則為正人。

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尚缺其一,臣所以來者,欲滿其數耳。

古聖賢誰人不死,臣又何畏?

』內侍復還報。

秦王政大怒:『狂夫故犯吾禁!』

顧左右:『炊鑊湯於庭,當生煮之。

彼安得全屍闕下,為二十七人滿數?

於是,秦王政按劍而坐,龍眉倒豎,口中沫出,怒氣勃勃不可遏連呼:『召狂夫來就烹!』

內侍往召茅焦,茅焦故意踽踽作細步,不肯快步急走。

內侍促之速行,茅焦道:『我見秦王即死矣!緩吾須臾何害?

』內侍憐之,乃扶掖而前。

茅焦至階下,再拜叩頭奏道:『臣聞之:‘有生者不諱其死,有國者不諱其亡;諱亡者不可以得存,諱死者不可以得生。

’夫死生存亡之計,明主之所究心也。

不知大王想聽否?

秦王面色稍緩,問:『汝有何計,可試言之?

茅焦對言:『忠臣不進阿順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

主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負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聽,是君負其臣也。

大王有逆天之悖行,而大王不自知,微臣有逆耳之忠言,大王又不想聽,臣恐秦國從此危矣』

秦王悚然良久,面色愈緩,乃曰:『子所言何事?

寡人願聞之』

茅焦道:『大王難道如今不以天下為己任嗎?

秦王曰:『當然以天下為己任』

茅焦道:『今天下之所以尊秦者,非獨威力使然;亦以大王為天下之雄主,忠臣烈士,畢集秦庭之故也』

今大王車裂假父,有不仁之心;囊撲兩弟,有不友之名;遷母於椷陽宮,有不孝之行;誅戮諫士,陳屍闕下,有桀紂之治。

如果以天下為事,而所行如此,何以服天下呢?

昔舜事母盡道升庸為帝;桀殺龍逢,紂戮比幹,天下叛之。

臣自知必死,但恐臣死之後,更無有繼二十八人之後復以言進者。

怨謗日騰,忠謀結舌,中外離心,諸侯將叛,惜哉,秦之帝業垂成,而敗之自大王也。

臣言已畢,請就烹!』

於是起立解衣趨湯鑊,秦王急走下殿,左手扶住茅焦,右手麾左右曰:『去湯鑊!』

茅焦道:『大王已懸榜拒諫,不烹臣,無以立信』

秦王政再命左右收起榜文。

又命內侍與茅焦穿衣,延請之坐,謝曰:『前諫者,但數寡人之罪,未嘗明悉存亡之計。

天使先生開寡人之茅塞,寡人敢不敬聽!』

茅焦再拜進言:『大王既俯聽臣言,請速備駕,往迎太後;闕下死屍,皆忠臣骨血,乞賜收葬!』

秦王即命司裡收取二十七人之屍,各具棺槨,同葬於龍首山,表曰會忠墓。

是日,秦王親自發駕,往迎太後,即令茅焦禦車,望雍州進發。

車駕將至椷陽宮,先令使者傳報,秦王膝行而前,見了太後,叩頭大哭,太後亦垂淚不已。

秦王引茅焦謁見太後,指曰:『此吾之潁考叔也』

是晚,秦王就在椷陽宮歇宿。

次日,請太後登輦前行,秦王後隨千乘萬騎,簇擁如雲,路觀者無不稱頌秦王之孝。

回至咸陽,置酒甘泉宮中,母子歡飲。

太後別置酒以宴茅焦,謝曰:『使吾母子復得相會,皆茅君之力也』

秦王乃拜茅焦為太傅,爵上卿。

又恐呂不韋復與宮闈相通,便遣出都城,往河南本國居住。

列國聞文信侯就國,各遣使問安,爭欲請之處以相位,使者絡繹於道。

秦王恐其用於他國,為秦之害,乃手書一緘,以賜呂不韋。

略曰:君何功於秦,而封戶十萬?

君何親於秦,而號稱尚父?

秦之施於君者厚矣!嫪毐之逆,由君始之,寡人不忍加誅,聽君就國。

君不自悔禍,又與諸侯使者交通,非寡人所以寬君之意也。

其與家屬徒居蜀郡,以郫之一城,為君終老。

呂不韋接書讀訖,怒道:『吾破家扶立先王,誰比我功更大?

太後先事我而得孕,秦王為我所出也,誰比我更親?

大王為何相負太甚也!』

少頃又嘆:『吾以商人子,陰謀人國,淫人之妻,殺人之君,災人之祀,皇天豈容我哉?

今日死晚矣!』呂不韋遂置鴆於酒中,服之而死。

門下客素受其恩,一起盜載其屍偷葬於北邙山下與其妻合塚。

今北邙道西有大塚,民間傳稱呂母塚,蓋賓客諱言呂不韋葬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