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其變法中的核心部分,恰是六國價值觀決不認同的部分。《網路歷史》

商鞅變法:其變法中的核心部分,恰是六國價值觀決不認同的部分

商鞅變法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變法,商鞅變法的結果是使秦國變強大,從此之後,雄踞天下,征服六國,最終完成統一大業,改變了中國的歷史。

為什麼商鞅變法這麼成功,而六國卻不肯跟進呢?

為什麼六國寧可被秦滅亡,也不采用秦的制度呢?

先看看商鞅何許人也。

商鞅是衛國人,出身高貴,是衛國國君的孫子,原名公孫鞅或衛鞅。

不過,由於衛國地盤狹小,富二代太多,公孫鞅這個富三代混得跟普通白領一樣,完全看不到前途。

因此,公孫鞅跑到了當時最強大的魏國,在那裡一邊跟著名法家李克等人學習,一邊尋找機會。

後來,魏國宰相公叔痤,看好他的才幹,向魏王舉薦他替代自己,卻被拒絕。

這時,恰好秦孝公向天下求才,公孫鞅於是前往秦國。

公孫鞅見到秦孝公之後,向他講強國之道以及向六國的復仇之道,秦孝公大感興趣。

之後,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之下,商鞅開始變法。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迅速強大,軍力超過其他所有國家。

從此秦國開始向東方擴張,開始了兼並六國的進程。

由於變法有功,秦孝公將公孫鞅封在商地,稱為商君,這就是商鞅這個名字的由來。

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後,不待見商鞅。

商鞅被迫出逃,卻不被六國接納,無奈回到秦國,被秦惠王所殺。

商鞅變法的內容是什麼?

商鞅變法其實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拿來主義,另一個部分是自己創造。

拿來主義的部分,主要是拿來李克在魏國的變法以及吳起在楚國的變法。

前者的核心是輕罪重罰,後者的核心是廢除世卿和軍功制。

自己發明的部分,才是商鞅變法中最關鍵的部分。

這些內容主要是:改革戶籍制度,實行什伍連坐法、獎勵耕織重農抑商、統一度量衡、燔詩書而明法令,禁遊宦之民等。

後面的這一部分中,在手段上,是恐怖主義《連坐》和愚民政策《焚書、限制出行》,結果是中央高度集權,百姓失去思維能力,徹底淪為愚昧農民和冷血戰士。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百姓已經失去了社會生活,百姓們都被控制在土地上,盲從地被征調去打仗,靠殺人立功博取更好的生活。

六國為什麼拒絕商鞅變法?

按理說,商鞅變法在秦國獲得如此大的成功,秦國的軍力一下子超過了六國,六國豈不是應該學習先進經驗?

可惜的是,六國沒有一個國家跟隨商鞅變法,為什麼?

因為六國的文化不允許商鞅變法的發生。

商鞅變法中有積極的部分,譬如廢除世襲制度。

問題是,六國在這方面早已經作出了改革。

商鞅變法中的核心部分,則恰是六國價值觀決不認同的部分。

商鞅變法的法理原則,實際上是後來荀子所提出的『人性本惡』。

可六國是周禮社會的延續,認為人是有尊嚴的,人是需要尊重的,人是有權利的。

因此,商鞅變法對於六國來說,寧可死,也不願意接受的。

因此,不是六國不懂得學習,而是六國的價值觀,使得六國無法接受商鞅在秦國實行的那一套。

事實上,就是商鞅本人也很清楚,他在秦國所實行的那一套在六國是不可能施行的。

甚至商鞅本人在內心也並不願意實行自己的那一套,他更願意用『王道』和『霸道』去改變秦國,遺憾的是秦孝公對這些不感興趣。

為了自己的前途,商鞅最終推出了恐怖主義和愚民政策的變法。

商鞅變法的貽害: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軍力強大無比,因為,他們的戰士都是沒有頭腦的機器。

但是,一個強大無比的秦國,在文化教育上和人才培養上卻是沙漠一片。

整個戰國時期,秦國在文化方面沒有任何貢獻。

在人才方面,秦國所選用的全部都是六國的人才。

從商鞅開始,到名將白起,名相呂不韋、李斯,滅六國的王翦蒙恬,甚至到害秦朝滅亡的太監趙高,都是六國來的人才。

盡管秦的統治被稱為暴政,可是,此後的歷朝歷代卻在繼承和發展這些暴政。

愚民政策被繼承和發展了,秦國采取的是焚書坑儒,漢朝以後則是廢黜百家;限制旅行也被繼承和發展了,從秦開始的旅行住宿『介紹信』制度,一直被延續到了上個世紀末期;連坐同樣被繼承和發展了,從誅三族到誅九族,從漢朝的酷吏到明朝的東廠錦衣衛到清朝的文字獄,越來越嚴酷。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