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思想中,國君和國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
從漢朝開始,中國社會進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軌道,這一路就是兩千多年。
而孔子作為儒家思想祖師爺受到尊崇,直到被封為聖人。
在人們的概念中,儒術就是儒家思想。
其實,儒術是儒術,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們完全是兩碼事。
儒術的祖師爺不是別人,正是漢初大儒叔孫通,一個典型的投機分子。
『術』指的是手段,而不是思想。
而儒術也就可以被定義為投機和媚上的方法了。
盡管人們認為孔子是儒家思想的祖師爺,其實,周公才是。
因為孔子的思想是恢復周禮,而周禮的創建者就是周公。
很多人抨擊孔子的『克己復禮』是復辟,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周禮社會。
周禮社會是一個理想社會,是一個有秩序,有尊嚴,有自由的社會。
所以,孔子不是復辟主義者,而是理想主義者。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沒有忠君概念的。
在孔子的思想中,國君和國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
孔子所崇拜的人物都是這樣的典型。
譬如,管仲沒有為自己原先輔佐的公子糾盡忠、晏嬰沒有為自己原先輔佐的齊莊公盡忠、子產也沒有為自己輔佐的國君盡忠,而柳下惠則是根本不鳥國君的人,他們都是孔子的偶像。
再說孔子本人,他在魯國司寇的位置上不辭而別,周遊列國尋求發展,這是忠君愛國的行為嗎?
顯然不是。
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是有言論自由的,在《論語》中,大量記載了孔子對於魯國國君和當政者的批評和嘲諷,其中,大部分還是當面的。
這不僅印證了孔子自由表達的思想,同時也印證了儒家思想統治的魯國是有言論自由的。
在孔子的治國理念中,最根本的是要求統治者以身作則,也就是統治者要有德。
隻有統治者自己做好了,才有資格要求百姓去做。
而儒術則是通過吹牛拍馬獲取個人利益。
先說叔孫通這個人,此人是客居齊國的魯國儒生,後來投奔秦國。
到秦末,又背叛秦朝投奔了起義軍。
到了漢朝,則投奔劉邦。
劉邦一開始很討厭他,後來他終於用拍馬屁的方式獲得劉邦欣賞,於是,帶領了一百多個徒弟來幫助劉邦制定各種朝拜的儀式。
在歷史上,叔孫通就是一個典型的投機分子和馬屁精,從叔孫通開始,歷代的儒術的核心就是拍皇帝的馬屁。
『忠君愛國』成了儒術的口頭禪和標簽,其本質就是拍皇帝的馬屁。
所以就有了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儒術格言。
所以有人尖銳地稱儒術為『犬儒』,其目的就是培養人們的愚忠。
而孔子早就說過『君君臣臣,君不君則臣不臣』,其意思是國君要像國君,大臣要像大臣,如果國君不像國君,那就別怪大臣不像大臣了。
戰國大儒孟子早就說過:『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這些,都是反對愚忠的。
在儒術的迷惑之下,中國歷史上就產生了大量愚忠的人物,譬如嶽飛、袁崇煥等人,他們是壯烈的,但是同時也是可悲的。
統治者們一方面在消滅他們,另一方面又在歌頌他們,以便所有的人都這樣愚忠。
可是,絕大多數人其實並不真正相信儒術,所以,當外族入侵的時候,人們就紛紛逃命,管他什麼皇帝和國家的。
越是鼓吹儒術的時代,就越是如此。
譬如,八國聯軍進中國,總共八千鬼子兵,就能橫掃北京城,十多萬清兵和幾十萬的義和團呢?
跑了。
史學家都把孔子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但我們發現,他們甚至拿不出一句孔子的原話,來證明歷代王朝是在遵循孔子的儒家思想治理國家的。
有人把當今社會中的許多醜惡現象歸咎於儒家思想,其實,這些與儒家思想沒關系,全都是儒術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