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為何被移出教材?學者:你看他病人的年齡多大就明白了。《網路歷史》

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梟雄,他一生南征北戰,徹底統一北方。

不過到了晚年曹操卻一直被頭痛所困擾,還專門請來神醫華佗治療。

華佗見狀表示此病十分嚴重,需要做開顱手術,為此曹操勃然大怒,竟然直接將華佗處死,他也因此被許多人所詬病。

正如詩中所寫『文帝能全意,曹瞞竟殺佗』,便體現了人們對於華佗的惋惜。

隨著時代發展,醫學技術已經十分先進,很多古人認為的絕症在如今都能得到治療。

不過相對來說這些醫術都來自西方,中醫往往受到人們的歧視,認為沒有真正的科學依據。

事實上中醫在中國有著漫長的歷史,古代也誕生了許多

知名神醫

華佗

便是其中之一。

扁鵲

也是歷史上著名的神醫,他更是被譽為中醫的先祖,

然而他卻被移出教材,有學者表示原因就在於他所看病人的年齡。

說起扁鵲很多人都比較熟悉,他是中國春秋時期的人,傳說中有著極為精妙的醫術,救助了無數病人,深受人們尊敬,對整個中醫的發展都有著卓越貢獻。

按理來說中醫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即便是現代中醫依然有著龐大的市場,扁鵲自然也值得人們推崇,但反而被移出教材,難免引起人們的疑惑。

首先需要了解移除的文章,這篇文章描寫了

扁鵲面見蔡桓公

的故事。

這則故事過程十分簡單,主要就是扁鵲為蔡桓公看病,彼時扁鵲根本沒有準確的診斷方式,僅通過肉眼觀看便確定了蔡桓公的病症,並且直接逃往秦國,最後果然避開禍端。

這則故事由韓非所撰寫,其本意是突出那個年代人們諱疾忌醫的心態,但其真實性卻值得人們推敲。

要知道即便時代發展至今,要確定一個人的病情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往往需要到醫院進行復雜的檢查流程,最後才能得出結論。

那個年代醫學技術還不發達,病人也是一國之君,扁鵲自然不可能妄下定論,

僅通過肉眼便判斷出病情更是無稽之談。

當然中醫學中也有

望聞問切

四大診斷方法,然而扁鵲僅采用了其中的望診,便直接得出自己的結論,最後甚至還能得出蔡桓公的死期這樣的看病形式未免太過兒戲。

正因如此,許多人都認為這則故事完全是虛構杜撰,其原因也很簡單,扁鵲畢竟被人們稱之為醫祖,

如果僅是記載一些普通的故事,顯然配不上這樣的身份。

這一猜測在其他的歷史記載中也有佐證,最明顯的就是所謂的

換心手術

據相關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有兩個叫做

魯公扈與趙齊嬰

的人,他們長期感到身體不舒服,於是一起找到扁鵲,希望得到解決辦法。

經過診斷之後扁鵲發現他們身體其實隻有一些小問題,但性格和體型不太符合,如果兩人將心臟進行更換,便能完美解決這一問題。

為了順利執行這一手術,扁鵲先是給他們不停灌酒,讓兩人徹底昏死過去,

隨後直接為他們做了換心的手術,結束之後兩人竟然還能正常生活。

這個故事顯然是虛構而成,即便歷史上有這樣兩個人,換心手術也必然不可能,畢竟這一技術在現代也無法實現,更遑論科技落後的春秋時期。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關於病人年齡的離奇記載,扁鵲曾經救助過一位叫做趙簡子的病人,兩人生活的年代足足

差了近兩百年

,以前人們的生活水平遠不如現代,五六十歲已經算得上高齡,這樣的時代差距根本不可能,因此這些故事完全是人們杜撰而成,並不具備歷史參考價值。

雖說扁鵲的很多故事都是虛構而成,他對於中醫的貢獻卻是實實在在的,很多醫學專業人員也對他十分敬重。

之所以將扁鵲的故事從教材中去除,主要還是如今教育的政策原因。

隨著時代發展,如今教育更加講究

精神文明

人們需要提高教材中文章的質量

,這一點在互聯網時代更加重要,學生需要分辨是非的能力,如果連教材中的文章都是虛構,那麼現實中很容易上當受騙。

為了確保文章的真實性,隻能將扁鵲的故事移除。

不過無論怎樣,扁鵲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神醫,也值得永遠銘記。

參考資料:

《雜詠一百首·華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