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成了一個教育專家,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孔子是魯國人,但他的祖國簡直就是一個讓人絕望的國度:誰也惹不起不說,還常常被當成周邊大國的受氣包。
魯國國小勢弱,和楚國好了,晉國就怒;和晉國走近了,楚國就來打;怠慢了齊國,齊軍就打過來。
擠在三大強國的夾縫中,日子實在不好過。
孔子覺得,國家要富強,首先需要人才。
也許,這就是孔子鐵了心要辦學校搞教育的重要原因。
為了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打造響亮的教育品牌,孔子其實表現得相當精明,有時,甚至有點急功近利。
那時,孔子年輕氣盛,充滿朝氣。
他了解到,當時的學術權威是正在洛陽中央政府擔任國家圖書館館長的老子,就決定去拜訪。
當然,私人拜訪也行得通,但動靜不夠大,影響也太小。
恰巧在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34歲的孔子收了兩個學生,他們是政治局領導的公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
孔子就動了公費出國的心思。
經過一段時間的潛移默化,南宮敬叔就去跟魯昭公說:『我請求和孔子一起去洛陽』於是,原本一場悄無聲息的個人學術交流,變成了政府行為。
魯昭公專門給他們配了一輛車、兩匹馬、一個車夫和一個隨從,去洛陽見老子。
雖然排場不大,但意義非凡,畢竟是官方的正式訪問。
孔子常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現在他卻主動去拜訪不同道的老子,實在耐人尋味,不是一句『好學』就能解釋得了的。
因為在這件事後,司馬遷接著介紹說,孔子自洛陽回到魯國後,弟子就越來越多了……一切盡在不言中,你懂的。
有了知名度,還要有好的生源,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為此,孔子曾面向社會公開招生,打出的宣傳口號就是『有教無類』,可以說在積極地降低門檻、擴大生源,大家只要看看他的那些學生就明白了:
無名小卒暫且不談,單說72賢人:顏回簡直是個學習機器,29歲就頭發盡白,後來還早逝;子路隻比孔子小九歲,入學前是個好勇鬥狠又義薄雲天的憤青,喜歡戴一頂雞冠樣的前衛帽子,佩一柄公豬皮裝飾起來的粗獷寶劍,還曾經『陵暴孔子』,兩人屬於不打不相識,被孔子改造後還常被罵做『粗野』;宰我擅長詭辯,強詞奪理,咄咄逼人,還喜歡上課打瞌睡,氣得孔子罵他『朽木不可雕也』;還有性情急躁又是話癆的司馬牛、長得極不客氣嚴重影響市容市貌的澹臺滅明、能通鳥語的公冶長、比武大郎高不到哪去的高柴、一門心思要學種地的樊遲……
不分貴賤,不分國界,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
最重要的是,學費低廉。
孔子曾在《論語·述而篇》裡公佈過最低學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束脩,就是把十條幹肉紮成一束。
只要提著這點東西來見孔子,就可以隨意旁聽,倒的確便宜,也最大限度地吸引了眾多寒士前來,擴大了教學規模。
可見,為自己的教育集團打廣告、搞宣傳,不單現代人會做,孔子也會做。
如果非要說孔子有什麼功利心的話,那也是想盡可能多地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而不是昧著良心賺黑心錢。
這也是孔子能成為真正的名師、流芳千古的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