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晚年,根據魯國史書編纂了《春秋》。
《春秋》這部經,微言大義——
微言,指行文簡潔;大義,卻是在其中暗藏了自己的褒貶。
這種寫法又叫做『春秋筆法』。
《春秋》成後,孔子曾感慨:知我罪我,其唯《春秋》。
可見,孔子對於《春秋》十分看重。
到了後來,孟子就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現在,很多人把《春秋》當作一部簡單的史書,評價是『最早的編年體史書』,
但是,作為一部經,《春秋》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春秋》裡記錄的歷史,暗藏了很多『權謀之術』,
但因為《春秋》太過簡練,不容易讀懂,
所以後世就有人為它做註,闡明其中意趣。
如今流傳下來的,有《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它們合稱『《春秋》三傳』。
尤其是《左傳》,《史記》上說,孔子作《春秋》的時候,與左丘明查看魯國史書,
『據行事,論人道,假日月以定歷數,藉明聘以正禮樂,其中有所褒諱貶損,不可寫明,乃口授弟子』
有些地方不能明寫,隻能口口相傳,但是後來弟子們根據自己的理解,所傳各異。
左丘明害怕弟子們『各安其意,以失其實』,
因此『討論本事而作傳,證明夫子不以空言說經』。
這樣看來,《左傳》非常貼近孔子的原意。
因為將故事講得更加完整,因此在其中,更見謀略。
有人說,《左傳》裡暗藏的那些『頂級權謀之術』,能讀懂的人,都不一般。
01
《左傳》中『定公十五年』記載了這樣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跟子貢有關。
當年,周天子將齊地分封給薑子牙,建立齊國,魯地分封給周公,建立魯國。
因為周公要留在鎬京輔佐周成王,就讓自己的兒子伯禽到了魯國,成了第一任魯君。
後來,魯國國君又在封地內分封了一個附屬國,就是邾國。
魯定公十五年,邾國國君邾隱公到魯國朝貢,子貢剛好在旁觀禮。
按照周禮,邾隱公要向魯定公獻上『璞玉』表示忠誠。
這時候,邾隱公將玉舉起,高昂著頭,而魯定公則低頭垂目,態度謙卑。
看到這種情形,子貢感慨:照這麼個情況看,這倆國君都要死了。
啥?
為啥就都要死了?
子貢分析說:『夫禮,死生存亡之體也……』
在古代,『朝祀喪戎』是很莊嚴的四件事,其中的每一項流程,都有細致規定。
兩位國君在正月裡相見,這是不合法度的。
——最應遵守法度的君主卻不守法度,要麼他們是被脅迫,屬於無奈之舉;要麼他們自己心中,早已毫無法度。
這兩種情況,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好現象。
孔子曾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現在很多人將這句話誤解為孔子這老頭兒太迂腐,不想著好好做事,卻在乎虛名。
其實孔子說的是——
無論做什麼事情,你要先過了心裡的那個『坎』,如果心裡疙疙瘩瘩,那說話做事都會不順。
這句話換成《華嚴經》裡的表達,就是——
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隻有心中的那個『理』沒有障礙,你做事的時候才會沒有障礙。
反過來說,如果你在生活中遭遇了諸多不順,那就要回頭去看,把心裡的結打開。
另外,在觀禮現場的子貢還發現了一件事——
『獻玉』的邾隱公本應該低頭不敢仰視表示謙卑,魯定公應該拿出主人的氣勢。
結果,兩人的舉止都弄反了。
邾隱公高昂著頭,這是驕傲,魯定公低頭順目,這是衰頹。
驕傲接近動亂,衰頹接近疾病。
君王是國家的主人,恐怕會先死去吧!
後來,這兩位國君的命運果然像子貢所說:
邾隱公太過驕傲,脾氣暴虐,他曾被吳王夫差趕下君位,投奔魯國;
後來在越王勾踐扶持下復位,但因為他傲慢無禮,又被越國廢黜,最終死在越國。
而魯定公,他看似謙卑,實則軟弱,在觀禮那年五月,就去世了,至於死因,未有記載。
這樣看來,子貢的預言很準,但孔子卻說他:
『賜不幸言而中,是使賜多言者也』
在孔子看來,子貢這麼說話是不對的。
多言多敗,人貴語遲。
《易經》上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在孔子的學生中,子貢是很聰明的,他從細節就推斷出兩位君主會出事,這很了不起。
但這種聰明人的一大缺點,就是會忍不住炫耀自己。
在《論語》裡,孔子跟子貢的對話,大多是在教育他:不要因言自矜。
不要為了炫耀自己而多言。
在這一件事情中,子貢從周禮的角度來討論國君的生死,這本身不合乎周禮。
另外,《韓非子》說:『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易經》上說: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
有些話說出來,容易惹禍。
毋因虛言而處實禍。
02
『定公十五年』裡的第二個故事,也很有意思。
定公十五年,吳王闔閭攻打楚國,被楚國扶持的胡國國君胡子豹一琢磨,好機會啊,
於是他就趁機攻占了靠近胡國的楚國城邑,俘虜了當地的老百姓。
有一個知識點是:春秋時期,還沒有『滅國大戰』,當時甚至還有『存滅國,興絕祀』的傳統。
——一個國家被滅亡了,只要繼承人還在,就可以重新復國。
所以吳國滅楚,楚國在秦國扶持下重新復國。
當時最重要的財產,其實是人口,『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
所以胡國俘虜當地的老百姓,基本就是跟楚國撕破臉了。
後來,楚國重新安定下來,胡子豹有機會重修舊好。
但他一琢磨,死生由命,費那事兒幹啥?
不久,胡國被楚國所滅。
忘了說了,『存滅國』是大國才有的待遇,至於小國,除了那種能夠維持各個大國勢力平衡的小國,
其他的,被滅就滅了吧。
胡子豹這個人,看似精明,實則沒腦子。
混戰之中,趁機發點小財無可厚非,但在大事上,不能識時務做出改變,面對強楚,雖無實力卻依舊蠻橫,自取滅亡。
有人說,聰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準,高明人看得遠。
『見小利而忘命』,說白了,就是眼窩子太淺。
03
《左傳》中『僖公二十五年』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二十五年冬,晉文公率軍隊圍困原國,隻攜帶了三天的軍糧,
到了三天原國不降,就下令離開。
這時候,有消息傳來,說原國要準備投降了。
很多人建議晉文公再等等看。
結果,晉文公回答:
『信用,乃國家重器,民之所庇。
得到原國而失去信用,用什麼庇護百姓?
所損失的東西更多』
於是,依舊下令退兵三十裡。
聽聞晉文公的做法,原國人深受感動,於是大開城門,誠心歸降。
《論語》裡,子貢和孔子曾有一段對話:
子貢問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
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
』
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子貢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
孔子回答:『使糧食充足,使軍備充足,獲取老百姓的信任』
子貢問:『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先去掉哪一項呢?
』
孔子回答:『去掉軍備』
子貢又問:『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去掉哪一項呢?
』
孔子回答:『去掉糧食。
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沒有了老百姓的信任,那這個國家就也不能存在下去了』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理解,『信用』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對我們生活有什麼用?
但一個人,最終能吸引別人的地方,就是他的靠譜《信用》。
近悅遠來。
和你在一起的人會覺得安心和踏實,而另外的人也願意向你走來。
或許,這就是信用給我們帶來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