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死後,孫權為何還將女兒嫁給他兒子,並讓太子迎娶他的女兒?《網路歷史》

公元208年秋,曹操率軍南下,從而占據荊州。

在此之後,曹操率軍向孫權進逼,在大軍壓境之際,孫權手下的臣子大多希望孫權能投靠曹操,甚至連托孤大臣張昭也不例外,然而孫權當時猶豫不決,他既沒有接受張昭等主降派的建議,也沒有直接同意魯肅和諸葛亮的說辭,正在這個時候,周瑜來到了孫權身邊。

當時周瑜分析了曹操與孫權兩軍交戰勝敗的關鍵,他指出曹軍長途跋涉,疲憊不堪,而此時天氣寒冷,馬匹沒有糧草吃,更何況北方擅長陸戰不善水戰,馬超和韓遂也將成為曹操的後患,因此曹操並非不可戰勝的。

在此之後,周瑜自薦以三萬精兵擊敗曹軍,因此孫權才下定決心,決定聯合劉備抵抗曹操,而周瑜果然不負眾望,在赤壁之戰與曹操對峙,並派出黃蓋詐降,就此燒毀曹軍戰艦,擊敗曹操,贏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

隻可惜在南郡之戰擊敗曹仁,並得到孫權的批準,打算出兵征討益州後,周瑜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征,但就在出征的路上,周瑜身患重病,最終病逝於巴丘,年僅三十六歲。

孫權得知周瑜去世後十分傷心,他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在周瑜的靈柩回到吳郡後,孫權又到蕪湖親自迎接。

不過在周瑜去世後,周瑜的子嗣並沒有過人的才能,但即便如此,孫權還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周瑜的兒子,並讓太子迎娶了周瑜的女兒,讓兩家結為了親家。

有人認為,孫權此舉是有些不妥的,畢竟當時周瑜已經去世,周家並沒有其他像周瑜這般能力出眾的人才,按理說,孫權沒必要再如此拉攏周家作為外戚,甚至不惜讓自己的兒子迎娶周瑜的女兒,同時讓自己的女兒嫁給周瑜的兒子。

那孫權這樣做,究竟有沒有必要呢?

其實孫權當時這樣做還是很有必要的。

雖然在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周瑜與孫權之間是否有婚約,但只要有婚約,即便是周瑜去世了,孫權也不能輕易毀約。

更何況周瑜雖然病逝於巴丘,但身為孫權手中的第一任大都督,當時與周瑜有關系的門生故吏定然遍佈東吳,即便是在未來的幾十年中,東吳的主要將領,都將會是周瑜的部下或者朋友,正因為周瑜的影響力還在,因此孫權才不得不繼續拉攏周瑜的後人。

除此之外,早在周瑜去世的時候,孫權就已經做足了工作,他親自披麻戴孝,並迎接周瑜的靈柩,周瑜葬禮的一切費用都從東吳政權的財政中出,無論孫權是否真心誠意的這樣做,至少他流露出來的誠意已經深深的打動了東吳的百姓,如此簡單的一件事,就能讓民心向著自己,這對於孫權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正因如此,孫權不可能在周瑜已去世後,就對周瑜的子嗣冷漠,他必須擺出一副千金買馬骨的姿態,好讓手下的人為他死心塌地的賣命。

最為關鍵的是,漢末是很重門閥的,周瑜的堂祖父、堂叔,都曾官居太尉,周瑜的父親還做過洛陽令,可見周瑜的來頭不小,而孫權號稱孫吳後裔,但實際上孫堅出身苦寒,孫氏不過是趁著黃巾起義與涼州叛亂而崛起的割據勢力,相比於周瑜的公族之家,孫氏完全無法相提並論,因此孫權很需要周氏的支持,因而,他才會選擇與周瑜的後人聯姻。

筆者認為,對於孫權來說,周瑜雖然去世,但周瑜的聲勢猶在,為了繼續挖掘周瑜的價值,孫權這樣做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