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單,因為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諸葛亮的原話是這麼說的:『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批評者認為,諸葛亮後來罔顧當年的設想規劃,還沒有等到『天下有變』就貿然出兵,然後碰到了魏國的精兵良將,所以失敗。
在真實的歷史中,魏國確實出現過『天下有變』的情形——即司馬懿發動的高平陵之變,以及因此而出現的一系列後續影響,包括後來的『淮南三叛』等。
如果諸葛亮當時依然在世,那麼那時候的確是北伐的最佳時機。
但問題是,諸葛亮不見得能等得到那個時候了。
高平陵之變發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後21年,此時,諸葛亮已經去世15年。
更何況,司馬懿正是通過跟諸葛亮的對決,才逐漸掌握了魏國兵權。
如果沒有諸葛亮之前的北伐,那麼司馬氏很可能不見得有機會能夠一舉奪權。
隆中對的問題,其實在於諸葛亮當時太樂觀了。
事後來看,『隆中對』的設想確實過於完美,這才是『隆中對』最大的問題所在。
既有『跨有荊益』『天下有變』這樣的要求,還有東吳仿佛木偶一般不存在的前提條件。
這些,都是『隆中對』中過分理想化的一廂情願。
誠然,蜀漢也曾短暫的跨有過荊、益,也曾看到過天下有變的時機《如曹丕篡位》,但這些條件從來都沒有一個時間點上,同時聚集出現。
但是!當蜀漢政權一直沒有機會北伐,劉備又已經作古,諸葛亮也已經48歲,這時候,難道還要繼續等『天下有變』嗎?
萬一等不到怎麼辦?
相反,在第一次北伐之前,蜀漢國內政局穩定,民生富足,南中叛亂已經平定,朝廷上下一心。
對外,和東吳重新結成了聯盟,隱患得到消除。
至於魏國方面,因為曹丕在世時反復伐吳,導致關中空虛。
曹叡繼位時間不久,魏國雖不至於上下離心,但總還是需要時間磨合的。
這種時候,諸葛亮還要等嗎?
如果一直等,那麼很可能等到去世,也等不到『天下有變』的那一天。
而且,後來的繼承者就一定會忠實地實踐當年他和劉備做的戰略嗎?
現實是,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與費禕先後當國,北伐的國策很快就被拋諸腦後。
費禕曾經對薑維說:當年丞相在世,北伐尚且無法成功。
更何況如我輩,就這麼算了吧!這時你再來看諸葛亮的北伐,就會覺得順理成章了。
雖然沒有『天下有變』的完美機會,但此時對於諸葛亮來說,不也是一個次優的選擇嗎?
雖然北伐最終失敗,但你不能說這是諸葛亮『隆中對』戰略規劃的失敗,也不能說這是諸葛亮實踐走形的失敗。
這是現實使然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