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京劇裡面,有一個著名的劇目《失空斬》,這個劇目,直接取材於羅貫中《三國演義》。
諸葛亮『空城計』的計策,更是被久久傳頌。
然而,雖說『空城計』這段故事十分精彩,但是陳壽《三國志》中並未記載『空城計』。
因而,歷史學家們認為諸葛亮空城計嚇跑司馬懿的故事是虛構的,並不存在。
不過,盡管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是藝術創作,但是這並不代表空城計本身是假的。
在歷史上,空城計這個計策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並且被實際使用過,隻不過使用者並不是諸葛亮,不要被電視劇騙了。
一、鄭國『空城計』退楚軍
春秋時期,齊桓公任用管仲,勵精圖治。
齊國日益強盛,並且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
終於,齊桓公如願以償,被推為了中原諸侯的盟主。
然而想稱霸的,不止齊桓公一人。
在齊國成為諸侯盟主的同時,南方的楚國也逐漸強大起來。
歷代楚王都意圖進兵中原,稱霸諸侯。
楚文王死後,兒子楚成王即位。
由於此時楚成王年紀尚幼,因此由王叔公子元擔任令尹,主持國政。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公子元打算對外用兵,建功立業。
當時的鄭國地處南北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關鍵。
而且,鄭國又是齊國的盟友,不聽從楚國的號令。
楚國要想稱霸中原,就必須控制鄭國。
由此,公子元決定興兵伐鄭。
他親自率領數萬兵甲,浩浩蕩蕩,殺向鄭國。
楚強鄭弱,面對聲勢浩大的楚軍,鄭軍抵擋不住,節節敗退。
楚軍一路過關斬將,兵鋒直指鄭國都城。
一時間,鄭國局勢十萬火急,鄭國君臣派使者連夜趕赴齊國求救。
然而,此時楚軍即將兵臨城下,而齊國的援軍卻不可能立即就到。
顯然,單單等待齊軍到來肯定是不夠的。
鄭國必須再拿出其他的對策,以對付楚軍。
在這個時候,鄭國的大臣叔詹獻出了一條『空城計』。
不久之後,楚軍前鋒就殺到了鄭國都城城下。
領兵的楚將原本以為鄭軍會嚴陣以待,頑強抵抗,因而早就做好了廝殺一場的準備。
然而,真實情況卻完全出乎楚軍的意料。
隻見都城的城門非但沒有緊閉,反而完全打開。
都城之中,人們上街,做買賣,你來我往,好不熱鬧,生活和往常沒什麼兩樣,仿佛來犯的楚軍根本不存在一樣。
楚將見了,大惑不解。
他不敢下令攻城,而是等公子元到後,向其稟報了情況。
公子元看到的情況和先前楚將地描述一模一樣。
公子元越想越奇怪:局勢如此緊急,鄭國為什麼還這麼不慌不忙呢?
他斷定鄭軍在都城之中已經設下伏兵,意圖誘楚軍入城,進而一舉殲滅。
公子元隨即下令駐軍城外,暫時不要攻城。
齊桓公收到鄭國的求救信後,立即下令出兵救鄭。
齊軍星夜來援的消息傳入了楚營,公子元大驚,深知此地不宜久留,不然就會被齊、鄭聯軍包餃子了。
於是,楚軍趁著黑夜,悄悄地拔營離去了。
就這樣,通過叔詹的空城計,鄭國不動刀兵,就嚇跑了楚軍,免去了一場大禍。
二、曹操『空城計』破呂佈
雖然說諸葛亮不曾使用過空城計,但是在三國時期,確實有人曾經使用過空城計。
隻不過,使用空城計的不是蜀漢陣營的人,而是他們的死對頭曹魏陣營的老大曹操。
當時,曹操起兵征討徐州的陶謙,結果後方空虛,被呂佈乘虛而入。
兗州大部分地區都被呂佈所控制。
就這樣,曹操和呂佈為了爭奪兗州的控制權,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
曹、呂二軍相持已久,兩軍的糧草補給都出了問題。
為此,曹操派出了大批士兵前去收割糧食。
然而此時,探子突然來報呂佈率領大軍,已經逼近曹軍營地。
此時此刻,曹軍的大部分兵力都已經被派出,營地兵力空虛,遠非呂佈敵手,曹軍營地上下一片慌亂。
不過,曹操本人卻不慌不忙。
他安排一些士兵前去附近的林子裡插旗子,又下令打開營門,還叫士兵們盡情飲酒作樂。
呂佈領兵趕到曹軍大營,卻發現曹軍士兵載歌載舞,一片祥和,呂佈不由得擔心曹軍有詐,他又看見林中隱隱約約有旗幟飄動。
這下,呂佈更相信曹軍有埋伏,立即領兵退走。
曹操見呂佈退兵,連夜下令將先前派出的士兵召回。
呂佈走遠之後,才知道中了曹操的空城計。
呂佈大怒,次日領兵折返,意圖再次攻打曹營。
然而此時曹軍主力已經回營,而呂佈卻渾然不知。
結果,呂佈這回真的中了曹軍的埋伏,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曹軍趁勝追擊,逐步奪回了整個兗州。
如果沒有曹操這次的空城計,那麼兵敗的就不是呂佈,而是曹操。
由此,很可能就不會有在日後一統中原的曹魏帝國。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平臺或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