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和曹操進行官渡之戰的時候,天下很多人都不看好勢力弱小的曹操,就連曹操自己也對自己是否能戰勝曹操有很多懷疑,為了保住曹操樹立信心,郭嘉主筆十戰十勝論,給曹操打氣,讓曹魏有信心對抗強大的袁紹,經過漫長戰爭的拉鋸,曹操最終戰勝袁紹,保證了自己勢力的發展,袁紹經過官渡的失敗無力回天,撒手人寰之後自己兩個兒子做的丟臉事也是給了後世很多教訓,讓後世帝王們在對繼承人問題的選擇上收益良多,尤其是曹操之後對待曹丕和曹植的皇位爭奪,理智很多。
為何大家普遍看到的袁紹沒有收獲官渡的勝利,其實不隻是一場戰爭的結果左右了袁紹集團的毀滅,在戰場戰場上我們可以分析出袁紹失敗的根本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袁紹對人才的使用很不合理,在官渡之戰上袁紹又多次可以戰勝曹操的時機,麾下謀臣也紛紛提議上書說明局勢,但袁紹這個人善謀不善斷,自己思考的很多,錯失良好的機會,導致自己在戰場上被動,這樣的態度也讓麾下將士心灰意冷。
在曹操勝利的原因中我們可以看到,勝利的重要人物即使投降的許攸和張郃,這兩位基本就是袁紹陣營中重要的謀臣武將,連他們都投靠曹操,我們可以想象到在袁紹麾下做事有多痛苦,袁紹對人才的態度就是失敗的關鍵。
第二個原因就是袁紹的繼承人很差,劉備的兒子劉禪做了投降的亡國之君,袁紹的兒子們和劉禪相比差不多,袁紹還沒死就開始權力爭奪,在袁紹死後更加難以控制,原本還有一戰之力的袁紹集團就在兩個繼承人的互相爭鬥中徹底失去實力,這個曹操的兒子們相比不是一個檔次,所以有這樣的繼承人,即便袁紹可以留下深厚的家業,也遭不住他們兩個揮霍,失敗隻是時間問題。
第三個原因就是袁紹個人的能力差,完全沒有霸主的眼界和能力。
四世三公的名頭給了袁紹很多驕傲,但他成功讓這個稱號成為一個虛名,沒有表現出與之匹配的能力,導致人才流失,沒有人才投靠還不斷往外趕人,袁紹不輸才奇怪。
這三個原因的分析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袁紹陣營的失敗不隻是一場官渡之戰左右的,早在袁紹崛起的時候就埋下伏筆,沒有能力,沒有用人的方式,沒有合格的繼承人,失去哪一點都有失敗的危險,就不要說三樣都失去的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