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結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對於曹操的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本文不予評價。
然後,面對曹操的死,卞夫人生四個兒子曹丕、曹彰、曹植和曹熊,做法完全不同,令人費解。
曹丕忙於繼承父親留下來的一切,根本沒有管曹操喪事。
曹操的喪事是曹丕穩定了魏王之位後《三個月後》,才倉猝辦理。
曹彰帶著十萬騎兵前來奔喪,似乎有爭奪王位的嫌疑。
而曹植和曹熊則壓根對於父親的死不聞不問,不去奔喪的同時,反而在府內猖狂飲酒。
卞夫人生的四子為何做出如此怪異的行為呢?
其背後是否存在隱藏的秘密,本文嘗試分析一波。
自建安十二年曹操徹底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大業之後,曹操就已經開始尋求接班人。
也是同年,曹操公然挑起【丕植之爭】,曹操的想法很簡單,他想通過兄弟之爭,尋求最合適的接班人。
然而,隨著【丕植之爭】的不斷擴大和惡化,曹操發現【丕植之爭】已經影響到了曹魏政權的統治。
於是乎,經過十年的考察,也就是建安二十二年,曹操以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王太子,結束了【丕植之爭】。
也為自己的接班人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然後,曹操的做法並沒有徹底解決兄弟之間的矛盾,反而是兄弟之爭發展成為父子之爭、兄弟矛盾。
曹氏集團內部水火不容的局面徹底形成,也為曹魏政權的覆滅埋下了隱患。
曹操病逝後,父子之爭,兄弟矛盾徹底公開化。
曹彰帶隊十萬兵馬前來奔喪,看似表現出對父親深厚的愛,實則是對父親身後的璽綬不能忘懷。
他的十萬兵馬,即使可以守護鄴城的堅定維護者,也可是兵臨城下的謀反者。
只要不能滿足曹彰的心意,十萬兵馬的身份可以隨時轉換。
如果曹丕處理不當,像袁氏兄弟之間的兵戎相見,曹氏兄弟也不是不可以。
謀求自身最大利益,才是曹彰的最終目的。
對於奔喪,曹彰不過是掛起名而已。
曹植和曹熊選擇拒絕奔喪。
完全是站在曹丕的對立面而進行的決策。
和曹丕、曹彰和曹植相比,曹熊自幼體弱多病。
文不及丕植,武不及曹彰,他早早地失去了王位繼承權。
然而對於王位,他也是內心向往。
為了爭奪更大的利益,他早早地選擇站在曹植的身後,隨著曹丕成為魏王太子身份的確立,曹熊本人也徹底成為了棄子。
一方面曹植不需要他了,另一方面曹丕更不需要他了。
所以等曹操死後,他選擇拒絕奔喪,也選擇了自殺,或許自殺是曹熊此時唯一的自主選擇。
曹植選擇不去奔喪,更多的是希望借助曹丕之後殺掉自己,從而破環曹丕的統治和曹魏政權的穩定。
曹植活著的時候,他是曹魏政權文人的領袖。
如果曹丕因為權力之爭除掉曹植。
不管曹丕以何種理由,曹丕失去天下文人的心就是不爭的事實。
曹植想用自己的死,為丕植之爭畫上他自己的句號。
曹操病史後,曹植的心中已經沒有了曹魏政權,也沒有了自身安危,有的隻有對父親曹操的怨,對兄長曹丕的恨。
或許這正是文人的感性和悲哀。
如果是曹操活著的,知道曹植如此用心,或許其心可誅是曹操對曹植最後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