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為其制定了『先取荊州為家,再占據益州為根據地,再等天下有變趁機北伐中原』的戰略方針。
公元208年,5萬孫劉聯軍打敗了曹操20多萬大軍,從而呈現了三足鼎立的萌芽。
隨後劉備趁曹操敗退之際趁機占據了大部分荊州地區,結果孫劉聯盟的關系出現了裂痕。
公元219年,蜀國大將關羽出兵北伐曹魏,並通過水淹七軍打得曹魏大敗,得知這個消息的曹操嚇得差點遷都。
然而正當關羽威震華夏之時,孫權派呂蒙偷襲了荊州,關羽後來不幸落了個敗走麥城的悲劇結局。
劉備與關羽情同手足,得知關羽被害的消息心中又悲又恨,於是一直想要報仇。
公元221年,劉備正式在成都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蜀國。
後來劉備親自率領4萬大軍,帶著張南、馮習、傅彤、吳班等二線武將前去討伐吳國。
吳國孫權派出陸遜前去抵擋劉備的進攻。
陸遜雖然是吳國不可多得的統帥,然而當時卻無軍功,在眾人眼裡隻是個治理州縣的白面書生。
孫權擔心其他人不聽從陸遜的號令,於是把自己的佩劍交給陸遜,讓其全權負責前線的戰事。
就是這個細節,為以後陸遜打敗劉備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夷陵之戰曠日持久,耗了幾個月,拖到了炎熱的夏天。
天氣炎熱,蜀兵難耐酷暑,劉備隻好把兵士安排在樹林茂密與溪水橫流的地方安營紮寨。
本來這樣的安排對於蜀兵的防暑與取水都非常有利,然而卻犯了兵家大忌『容易被火攻』。
樹林茂密正好成了敵方用火的對象,一旦火借風勢點燃,火燒連營殺傷力巨大。
陸遜不愧為優秀的統帥,他抓住了劉備連營幾百裡易受火攻的缺點,然後就用火攻打得蜀兵大敗。
不過當時有個細節很重要:陸遜手下的許多東吳大將曾不聽號令要出戰。
當時劉備畢竟打了幾十年的仗,他移營的時候也擔心吳兵偷襲,於是曾設下埋伏來應對吳兵來襲。
陸遜當然不會上當前去,可是韓當、周泰等武將卻想去襲擊蜀兵,陸遜不許。
以韓當為首的武將們個個不服還鬧了起來,陸遜拿出孫權賜給的佩劍說了句『不聽號令者斬』才把這些人給壓了下去。
從打仗的戰略眼光來看:由於陸遜控制住了局面,手下的大將們願意服從他的調遣,後來才都遵從命令用火攻打敗了劉備。
假如當時這些武將不聽陸遜的話而跑去攻打劉備,肯定會中埋伏導致損兵折將。
這樣一來不但打破了陸遜的戰略部署還嚴重降低了吳軍士氣;而劉備遇到了襲擊自然會提高警惕性,吳兵再想用火攻偷襲就難了。
從軍隊管理與兵法的角度來看:統帥有謀,將士用命,軍兵聽從調遣,才能打勝仗。
試想如陸遜、諸葛亮、周瑜這樣的謀略型統帥沒有完全的發號施令的權力怎麼能打勝仗呢?
諸葛亮想出一好的計謀,結果趙雲不聽從,打仗也不能贏;司馬懿再狡猾,手下的將士不聽命令,他也隻能輸;周瑜再睿智,赤壁之戰的時候都不聽他的話,那麼估計曹操早勝利了。
由此可見,正是孫權親賜陸遜佩劍的這個重要細節,才給了陸遜能夠統帥全軍的指揮權;陸遜才能控制前線的局勢,最後通過調兵遣將打敗了劉備。
所以陸遜能夠取得夷陵之戰勝利的重要原因在於『孫權賜劍』這個細節。
陸遜能夠通過夷陵之戰成名也要感謝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