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千年,歷數朝代,問哪一個朝代最為混亂割據,三國必定要算一個。
對於三國歷史,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三顧茅廬、火燒赤壁、揮淚斬馬謖,這些歷史典故耳熟能詳。
而要尋其根源,不難發現,這些典故後面都有諸葛亮的影子,關於諸葛亮每個人都不陌生,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政治才能,在三國朝代中,皆是名列前茅。
縱觀諸葛亮一生,在軍事方面有著卓越貢獻,可以說指揮的慘敗戰役屈指可數,為說不多的也僅是失街亭一役。
但並不是說諸葛亮無所不能,三國時期能人輩出,獨領風騷的現象並不存在,再以諸葛亮舉例,其一生短短50餘載,和司馬懿交鋒數次,均是敗北,而最為著名的便是三場交鋒,奠定了三國後期局面。
第1次交鋒,出仕對比。
歷史上關於諸葛亮是三顧茅廬還是毛遂自薦頗有爭議,今天筆者以三顧茅廬為主流基調。
公元207年末,劉備三顧諸葛亮,當時三國局勢風雲變幻,官渡一役以弱盛強,曹操攜大勝之威再敗劉備,之後劉備隻能投奔劉表,而三顧茅廬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開始的。
劉備為了興復漢室,聽從徐庶指點,前往臥龍尋求諸葛亮的幫助,這也就有了後來被稱為歷史上偉大構想的《隆中對》,可縱然如此,在此次出仕上來講,諸葛仍是不敵司馬懿。
出仕之後,本應大興隆中之策,但無奈運氣太差,先是關羽大意失荊州,再一意孤行的伐吳之戰,結果元氣大傷,不復崛起之勢,而諸葛亮鞠躬盡瘁,無力回天。
關於這點,司馬徽給出了最好判詞,得其主,不得其時。
反觀司馬懿,可以說二者皆備,司馬懿或許是通過官渡一役,看出了曹操必將大敗,則選擇待價而沽。
當時曹操邀請司馬懿出山,司馬懿裝病不去,在他看來,時機未對,那一年司馬懿22歲。
那什麼是時機,之後的赤壁之戰有了最好詮釋,公元208,曹操大敗,軍事受損,這個時候司馬懿出山,在史書上記載,司馬懿是被迫出山,但在筆者看來,這隻是司馬懿等待的時機。
第二次交鋒,孟達之爭。
孟達獻城投魏,深受曹丕喜愛,但等曹丕去世後,孟達心裡就開始打鼓了,害怕自己不被新君喜愛,於是心思開始動搖,而這個時候孟達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棋子,司馬懿和諸葛亮二人都非常看重。
於是諸葛亮趕緊開始給孟達寫信,雖然不知道信中內容,但想來無非就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家國大事到兒女情長,最終目的引誘孟達再次投歸蜀國,而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句,孟達獻城投魏之前,是劉備手下,不得不說孟達之爭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可是在諸葛亮計劃說服孟達的時候,司馬懿已經提前做好了部署,與諸葛亮的引誘不同,司馬懿主要是寫信安撫,不禁如此,司馬懿在寫信的同時,還帶領大軍趕往孟達所駐守的地方,等到司馬懿大軍臨城的時候,孟達才發現,自己已經無路可退。
而孟達這枚對於諸葛亮非常重要的棋子被司馬懿解決,也就導致蜀國失去了一個重要大門,這也為後來諸葛亮北伐埋下了重要伏筆。
同時這次北伐也是諸葛亮同司馬懿第三次交鋒。
第三次交鋒,北伐決戰。
諸葛亮北伐,在史書上頗受爭議,其實以當時時局來看,諸葛亮選擇北伐實為無奈之舉。
當時蜀國偏安一隅,資源有限,如果休養生息,暗自發展,隻能是慢性死亡。
更不要說諸葛亮尚有隆中對,志在一統天下,結束紛爭,以及劉備匡扶漢室的理想。
所以說北伐迫在眉睫,是大勢所趨,不可為也要為之,如此方有一線生機,結局可想而知,一線生機本就難以延續,再加上遇到的是司馬懿,北伐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當時司馬懿並未做太多部署,在司馬懿看來,蜀國已經日落西山,即將退出舞臺。
蜀國北伐,難度空前,不禁出兵困難,糧草更是最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再加上北伐之時,諸葛亮時日無多,因此司馬懿活活把北伐大軍耗死在了五丈原。
總結:三國歷史上傑出將領謀臣,不勝枚舉,而諸葛亮和司馬懿,僅僅是三國歷史上的一個縮影。
那關於諸葛亮和司馬懿誰強,從這三次或明或暗的交鋒中便能看出,無論是出仕的時機把握,孟達之爭時,司馬懿的殺伐果斷,再到後來的北伐交鋒,司馬懿直切利害,都不難看出,司馬懿在歷史上要比諸葛亮更盛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