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東漢末年天下三分的原因,可能很多人說是因為赤壁之戰而形成的。
其實,赤壁之戰並不能夠成為天下三圍的主導原因,因為赤壁之戰後劉備所占有的地盤也不過是荊襄一帶,他的西邊還有益州劉璋,劉璋的東北還有漢中的張魯,所以當時天下三分的局勢還不明朗。
那麼是什麼造成天下三分的局面呢?
其實是由於曹操的一次重大失誤,這個失誤在後世還成了一句成語。
建安二十年《215年》,赤壁之戰七年之後,曹操征伐據守漢中的張魯。
張魯自知實力有限,不是曹操的對手,就投降了曹操。
此時,曹操得到了漢中這一大片土地。
這漢中可是一個戰略要地,自古就有巴蜀門戶之稱,是北方政權攻占西南的橋頭堡。
只要曹操得到了漢中,就可能占領益州。
而此時的局面是,劉備剛剛篡奪了同為宗室的劉璋在益州的基業,人心還沒有完全歸附。
所以,在曹操占領漢中之後,他的兩個謀士司馬懿和劉曄跳了出來。
彼時司馬懿和劉曄作為隨軍丞相主簿,均主張乘勝入蜀:司馬懿認為劉備剛以詐虜劉璋得益州,蜀人未附,此機不可失。
劉曄也認為曹操起兵至今威震天下、勢攝海外,若乘勢而進,蜀可傳檄而定,且認為劉備人傑也,若小緩之,必借諸葛亮明於治、關羽張飛勇冠三軍據險守要,若不乘勢取下必為後憂。
劉曄和司馬懿勸曹操進攻劉備新占的蜀地。
可是曹操卻說:『人苦無足,既得隴,復望蜀邪!』什麼意思呢?
這裡隴代表漢中,蜀代表益州,也就是說曹操以『人就是苦於沒有滿足,已經得到了隴西,還想得到蜀』為接口,沒有聽從司馬懿和劉曄的建議。
從古至今,人們對曹操此舉評論眾多,有很多人認為曹操錯失了一次統一天下的大好機會,比如南朝裴松之認為:『魏武後克平張魯,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劉曄之計,以失席卷之會』
所以,大部分都認為,曹操沒有能夠統治天下,重要的原因是這一次決策失誤,如果曹操能夠乘勝攻打益州的話,很有可能消滅劉備,然後順江而下掃平東吳,定鼎天下。
據說,曹操從漢中撤兵之後,自己都後悔了,還詢問劉曄,如果現在攻打益州還來得及嗎?
劉曄回答說,機會已經錯失了,劉備已經有了防范,來不及了。
因為曹操這次重大的決策失誤,後來就有了一個成語——得隴望蜀,用來比喻得寸進尺,貪心不知滿足,貪得無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