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托孤大臣並非隻有諸葛亮,那麼諸葛亮如何清除另一位政敵呢?《網路歷史》

在三國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蜀漢的劉備在白帝城病逝了,在病逝前和諸葛亮的一番托孤的言語,也歷來被人們稱贊,認為這是古代君臣信任的最高的代表了,尤其是劉備的一個『君可自取』更是被人們稱贊,而劉備也就將自己的兒子劉禪和蜀漢都是交到了諸葛亮的手中了,後面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是在用實力去回應劉備的信任了,其實劉備的托孤大臣並不是一個諸葛亮,還有著另外一個托孤大臣,那麼諸葛亮是怎麼一步步將政敵清理掉的呢?

這個人就是李嚴了,在劉備病逝之前,做出的政治安排就是諸葛亮為主,李嚴為副,這個才是劉備完全的托孤,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到這個劉備是在效仿孫策當年的托孤的舉動的,而且也希望諸葛亮和李嚴能夠形成一個制約。

李嚴李嚴是南陽人,曾經在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下面做官,可能也就是這樣的一個經歷,讓他得到了劉備的重用了,因為他是一個能夠和荊州和益州的士族都是有著聯系的一個人,而且在劉備攻打益州的時候,這個李嚴是在綿竹率軍抵禦劉備的進攻,但是這個李嚴卻率軍投降了劉備,可以說李嚴的投降對劉備集團取得最後勝利起了重大作用,這也是他成為劉備托孤大臣的主要原因。

而諸葛亮是怎麼一步步廢掉李嚴的呢?

其實主要就是三件事情了,第一件事是,益州從事常房去南中巡視,但他在巡視途中卻不宣傳他上司諸葛亮的教令,卻以都護李嚴的書信去曉諭益州郡各大姓家族。

第二件事是,李嚴的好朋友孟達投降魏國以後,很為魏文帝曹丕所倚重,兩人互有書信往來。

第一件事可看做是李嚴在與諸葛亮爭奪權力;而第二件事則完全可以看做是李嚴又犯了三心二意的毛病。

劉備在作出安排的時候,任命李嚴為尚書令,中都護,駐守永安,可以說江州儼然已成了一個獨立的政治軍事中心,要同蜀國的中心成都分庭抗禮,面對蜀漢可能出現的分裂的局面,這個諸葛亮自然也就不能夠坐以待斃了,所以諸葛亮上表晉升江州都督李嚴為驃騎將軍,並命令他帶領軍隊兩萬人前往漢中,同時任命李嚴的兒子李豐繼任江州都督,辦理善後事宜。

後面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讓李嚴負責供應軍需物資,最後李嚴被告發欺上瞞下、弄虛作假,也就被諸葛亮聯合高級官員二十二人上表給劉禪,將李嚴削職為民,流放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