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家族有多牛?魏、蜀、吳三國都有人,而且都是官居要職。《網路歷史》

三國大神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曾說:『臣本佈衣,躬耕於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也就是說,我諸葛亮出身低微,是南陽的一個普通農民,隻求在亂世中保全性命,壓根就沒想過拜官封侯,事實真的如此嗎?

據記載,諸葛亮出生在瑯邪郡的一個官吏之家,當時的諸葛氏為本地的名門望族,他父親還曾做過泰山郡丞。

由於父母早逝,諸葛亮和弟弟就投靠了叔叔諸葛玄,而此時的諸葛玄是豫章太守,絕不是普通人。

後來,諸葛玄投奔了荊州的劉表,諸葛亮也被帶到了荊州之地。

諸葛玄病逝後,其家族已沒有往昔的風光,為了能夠生存下來,就跑到南陽耕地去了。

作為名門望族出身的諸葛亮,雖然暫時成為平民,但內心仍有不甘,一直等待著機會,以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不僅諸葛亮,他的哥哥諸葛瑾及堂弟諸葛誕也都非常有才。

為了能夠重振家族之繁榮,他們三人並沒有一起輔佐某人,而是分別選擇了自己的主公。

諸葛亮在南陽耕地時,就學會了自我營銷,經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還結交了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徐庶等人。

後經過徐庶的推薦,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茅廬之中,諸葛亮覺得劉備很有誠意,是一位能成大事的人,就放下了手中的鋤頭,出山輔佐劉備。

諸葛亮的智謀很快征服了劉備,令劉備對他言聽計從,這也給了他施展才華的舞臺。

諸葛亮也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對劉備忠心耿耿,並輔佐他開創了蜀漢之基業。

最終,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成為歷代忠臣之楷模,為後人所敬仰。

諸葛瑾,字子瑜,諸葛亮的大哥,比諸葛亮大七歲。

21歲時,諸葛瑾居家東渡,與當地名人張承、步騭等人關系相當鐵。

後經人推薦,被東吳之主孫權所賞識,與魯肅等一起為賓待,後為孫權長史,轉中司馬,官至東吳大將軍。

孫劉聯盟之所以能夠建立,與諸葛瑾和魯肅有很大的關系,雖然諸葛瑾對東吳忠心耿耿,但畢竟他兄弟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很多事情還都要避嫌。

夷陵之戰後,劉備退守白帝城,諸葛瑾奉命前來講和,劉備無奈而答應。

孫權對諸葛瑾相當信任,並說過這樣的話:『孤與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公元241年,諸葛瑾病逝,享年68歲。

諸葛誕,字公休,諸葛亮的堂弟,從小聰明過人,與與夏侯玄、鄧颺、田疇四人為四聰。

在諸葛亮和諸葛瑾分別選擇劉備和孫權後,諸葛誕卻選擇了投靠曹魏。

曾任尚書郎、滎陽縣令、吏部郎、禦史中丞尚書等職,並與散騎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

司馬家族篡權後,諸葛誕非常憤怒,但他一直強忍著。

在好友鄧颺、夏侯玄等先後被誅殺,以及王凌和毌丘儉亦被夷滅三族後,諸葛瑾認為不能坐以待斃,就舉兵討伐司馬昭,但因寡不敵眾兵敗被殺,並被誅滅三族,下場相當淒慘。

諸葛瑾、諸葛亮及諸葛誕三兄弟,為何分別投靠了東吳、蜀漢及曹魏呢?

難道隻是個人志向不同?

還是三人商量好的,不能把在一方下註呢?

或許隻有他們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