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後來在當陽,可是擁眾十餘萬。
眾和兵是兩個概念。
袁術當時部曲三萬餘人,有兵不知道是否超過萬人。
袁術死後,其部投城劉勛,然後劉勛主力被孫策派兩個堂哥率八千人於彭澤擊破。
孫策最終兼並了劉勛部眾,得兵兩千、戰船千艘。
所以劉備舉眾吞沛,帶出來所部人馬頂多萬人。
加上袁紹派的騎兵和當地的征召兵,撐破天兩萬人,還要分守小沛、下邳二城。
這兩座城在近幾年被反復攻破過幾次,不僅不會有積蓄物資,城墻也已經爛完了,城外鄉村更是一片糜爛。
所以守城是沒法守住的,要打也隻能盡力野戰。
魏書說劉備大驚之下望風而逃,我覺得不一定是真的。
袁術6月死,袁紹曹操8月才開始正式交戰,曹操9月返回許昌。
而袁紹直到第二年2月才進軍黎陽,4月才開始渡河。
曹操有長達半年的時間研究怎麼幹劉備,這時間太充足了。
劉備這種人,難道會連這點基本都沒有?
此外還有個問題。
劉備反了之後,曹操不是沒派人鎮壓,隻是無法拿下。
如果曹操真的非常重視劉備,就應該在起初就出兵閃擊,而歷史上曹操是反而帶著主力渡河打到黎陽去了。
古代打仗收編三十萬是個很大的數字,但是分類下來就不行了,三十萬人是什麼數字,古代行軍一個士兵要有七個農夫供給,這幾乎是一個正常的規矩,曹操收三十萬中的五萬人作為精兵,剩下的就全是管理後勤的,還有每個州郡分兵駐守,加上之前的老兵,有個三萬可隨時出擊的軍隊都已經算極限了,袁紹十萬大軍人數差不了多少。
從劉備出道的184年開始,整整十四年,劉備手頭的部隊聚了又散,散了又聚,聚了再被打散,前前後後屢戰屢敗,最後一夜回到解放前,到198年9月孤身跑路,連一兵一卒都拿不出來。
接下來就是曹操大軍趕到,擊敗呂佈。
1、劉備的10000舊部被呂佈打敗三次,被袁術打敗一次,最後在198年9月孤身逃命–說明劉備的精銳部隊,在當時已經基本上消耗殆盡。
2.從198年9月到199年底,差不多隻有一年時間,無論劉備是重新聚攏舊部、還是在曹操眼皮子底下招兵買馬,都不可能集結起一支規模很大的部隊,我估計最多也就是三五千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新兵。
3、昌狶這個人是著名的墻頭草,當過山賊,跟過呂佈,再投曹操,在曹操麾下先後三次發動叛亂,最後被於禁所殺。
昌狶投靠劉備顯然不是為了什麼復興漢室,和這樣的人組隊,凝聚力是個大問題。
4、在劉備偷襲徐州殺死車冑之後,曹操並沒有立即親自去征討,也沒有派夏侯惇、曹仁、於禁、程昱出馬,而是派了劉岱、王忠去打劉備,這也可以從側面說明,當時劉備的兵力並不強,曹操還沒有特別在意。
以上可以得出結論:劉備的所謂『數萬人』,其中真正屬於劉備自己的隻有三五千新兵,其他都是來自於昌狶及各郡縣的叛軍,即使數量沒有龐大,也完全是臨死拼湊起來的雜牌軍,成分復雜、思想渙散、而且沒有經過統一訓練,戰鬥力極差,以至於曹操一開始認為派劉岱就能搞定。
總之,無論曹操當時反應還是劉備後來變現,都不像是能給曹操帶來很大麻煩的樣子。
隻不過劉備居然能把事鬧大到曹操親自出手的地步,也算出人意表了。
所以最後劉備逃到平原,袁紹父子也給足他面子。
當然,過了半年之後曹操才傾巢出動奔襲劉備,劉備應該是真的沒想到。
也很可能這就是曹操故意的。
畢竟一兩萬人死守下邳,曹操一時半會野真的不好搞。
不如放幾個月,等他自然耗完錢糧、放松警惕後,再一舉拿下。
而且劉備也不像是能家裡蹲半年的人。
這麼多張嘴要吃飯,等他分兵去收保護費的時候,再集中精銳直搗沛城,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