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起劉備的重臣,那麼諸葛亮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在蜀漢建立之前,劉備對他基本上是言聽計從。
不過等到劉備登上帝位以後就漸漸對諸葛亮有了戒備,後來出兵給關羽報仇一事就沒有聽從他的意見。
那時候諸葛先生曾經就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法正還在的話就好了,先主一定不會輕易出兵的,也不會動搖了後面的格局。
就連臥龍先生都隻能望而生嘆的時候,法正卻在他心中是那個可以創造奇跡的人,不得不承認先主對於他的信任。
可惜法正英年早逝活到45便去世了,他是官宦世家的子弟,從小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原本是劉璋的手下,偶然一個機會接觸到劉備,就決定跟隨明主,舍棄沒有前途的舊主。
他見到劉備以後極力勸說對方奪取劉璋的益州,因為他們的倒戈,劉備順利奪取益州。
法正對於劉備非常忠心,一心為對方考慮。
當時為了更好的管理益州,需要劉備接觸益州當地的氏族貴族,不過因為他們是地頭蛇,所以很難打入進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娶一個士族的女兒,而這個最好的人選就是劉璋的嫂子。
不過娶她需要承擔一定的道德風險,是法正極力打消了劉備的這個顧慮,讓他能夠把益州牢牢把握在手中。
自此以後,法正就成為劉備的重臣,他當時獲得的封賞不過在諸葛亮和張飛關羽之後。
並且還成為了益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益州可是劉備在奪取荊州之前最大的屏障,也能夠看出他對於法正的隆恩。
而法正在益州也沒有辜負劉備的期盼,先是用法律規范蜀地的制度,同時解決了當地的豪強大族,維護了當地的秩序。
不過其實法正這個人並不完美,氣度比較小,甚至可以說得上是眥睚必報,對於那些曾經重傷過他的人,在他變得強大以後就一一報復回去了。
別人也忌憚於他的權柄不敢吭聲,後來有人忍受不住將這件事告訴了諸葛先生。
可是諸葛亮看得出來,其實法正他能夠獲得那麼大的權柄都是因為劉備想要以此來限制住權力很大的諸葛亮,因為劉備那時候也不得不忌憚於專權的諸葛亮,諸葛先生雖然並沒有這個心思,但是為了讓自己的主公放心,也就隻能默認法正的存在,如果他向劉備告發的話很有可能就被視為想要專權,更加得不償失。
其實從劉備的一些舉動裡我們也能看出端倪,當時劉備出征到漢中去,隨身帶著法正,卻讓對戰經驗極為豐富的臥龍先生留在大後方,這就是諸葛先生失寵的信號。
雖說後方的保障也很重要,但是讓他留在後方未免有些屈才,畢竟他可是劉備的軍師。
不過法正也的確有被看重的資本,因為就是他使出計謀讓夏侯淵被殺死,而在定軍山戰役裡面,劉備能夠掌握主動權也是因為有他的存在,他仿佛在戰場上替代了諸葛亮,成為了新一代的頂尖謀士,就連曹操也不得不驚嘆。
劉備是能聽進去法正的話的,在漢中的時候,一次形勢極為不利,最好的選擇就是撤軍,但劉備因為個人情緒不肯撤軍,還是法正以身冒箭雨,最後勸說成功的。
不過很可惜的是法正他不過剛剛看到主公登上帝位就病逝了,沒能夠享受榮光。
劉備當時傷心了好幾天,並給他加封了他在位期間唯一的謚號。
甚至還因為緬懷法正,他賜予了他的兒子爵位,想要把在法正身上缺失的彌補到他身上。
法正在歷史上也得到了應有的禮遇,陳壽覺得他和郭嘉都是一樣有謀略的人才,在自己的三國志裡對他也進行了比較多的描述,跟龐統在同一傳中描述。
小說對他有一定的藝術加工,凸顯出他比較狠毒的一面,不過他做出的功績也是不可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