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5年,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西征張魯,當曹軍抵達陽平關時,張魯本來打算投降曹操,但張魯的弟弟張衛不願意讓曹操輕易占據漢中,於是他率領數萬大軍堅守陽平關,雖然張衛一度給曹操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但曹操後來還是擊敗張衛,就此奪得了陽平關。
張魯聽聞陽平關被破,當即想向曹操投降,但此時閻圃認為如果張魯就此投降,曹操以後定然不會把張魯放在眼中,不如先到樸胡去抵抗,然後再向曹操獻禮稱臣,這樣張魯才會得到曹操的重用。
後來張魯按此來做,並最終帶著全家投降曹操,果然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由於奪得了漢中,相當於掐住了益州的咽喉,因此當時司馬懿曾勸說曹操,希望曹操能趁機攻占益州。
當時司馬懿稱劉備能占據益州,生擒劉璋,不過是使了詐罷了,那時蜀漢百姓並沒有完全依附於劉備,加上此時劉備與孫權在荊州交戰,無暇顧及益州,可趁此機會占據益州。
然而曹操卻認為人要應該懂得知足,既然得了隴右,又怎麼能再想蜀地了。
而曹操所言的『得隴望蜀』其實並不是曹操首創,這個典故最早出自漢光武帝劉秀。
當時劉秀攻克天水後班師回朝,隻留下岑彭、吳漢攻打上邽與西城。
劉秀在臨終時曾留下一封書信給岑彭,他稱如果攻下了兩座城池,就可以帶兵南下攻打蜀地,人苦於不知足,既能平隴,又想要平定蜀地。
而當時劉秀這樣說,其實是在敘述常年征戰背後的苦楚。
那曹操當時沒有得隴望蜀,是因為不相信司馬懿嗎?
事實上,司馬懿的這番話是記載在《晉書·宣帝紀》之中,司馬懿的這段話很像是附和此前劉曄傳之中的記載,而在司馬懿勸說曹操的同時,其實主簿劉曄也曾說過類似的一番話。
當曹操拿下漢中後猶豫不決,以至於留下了雞肋的故事,雖然劉曄就此提出要『趁勢入蜀,不然劉備在蜀地穩定後,必成為大患』,但曹操還是堅持要走,雖然曹操也確實是有猶豫的。
在《傅子》中,有蜀漢投降了曹操的百姓告訴曹操,劉備在湘水和孫權重新結盟後就返回了益州,此時益州內一日之間有數十起內亂,即便劉備斬殺了很多人也沒辦法保證局勢。
曹操聽到這番話後就有些後悔了,於是他詢問劉曄是否可以入蜀,劉曄認為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畢竟劉備已經穩定了蜀地。
也就是說,曹操並不見得是不相信司馬懿的話,而是因為司馬懿的話和劉曄的話極其相似,但由於劉曄後來的分析被曹操接納,因此曹操還是決定得隴而不望蜀,就此撤軍。
其實早在平陽關前,曹操就曾因為久攻不下而曾反悔過,他認為漢中是『妖妄之國』,即便攻克了也不值得要,因此他還打算讓劉曄督後軍撤退,可見曹操對這次討伐漢中是信心不足的。
而在攻克陽平關後,曹操的出征目的已經達成,因此有了班師回朝的想法。
曹操在此時不選擇入蜀,從後世的眼光看確實是錯誤的,但從曹操的角度來看,由於他這次出兵的目的是為了建功之後,晉位魏王,因此他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班師回朝自然無可斥責。
正因如此,曹操才會留下夏侯淵屯兵於漢中,而他則返回鄴城,並接受了漢獻帝劉協授予的『魏王』。
筆者認為,此時的曹操已經喪失了銳氣,畢竟此時的他地位崇高,因此他所做的每一步都在求穩,曹操不想因為吃了敗仗而導致威望受損,因此他才會選擇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