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最恨的人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而是一位漢賊,他是誰?《網路歷史》

中國歷史上皇帝也分很多種,大體上可以分為暴君和明君兩種,這兩種君主本身界限也不是特別分明,像秦始皇一樣,你能單純地定義出他是一個暴君或者明君嗎?

人性都是具有多面性的,皇帝也不例外,但無論是作為暴君還是明君,他們都曾意氣風發地掌控過整個王朝的發展和走向。

其實做皇帝最無奈的並不是成為怎樣的君王,而是想成為怎樣的君王卻無法做到。

這就是皇帝分類中的第三種:傀儡皇帝,這種類型的皇帝很多,但要輪到最為悲慘的,三國時期的漢獻帝就算一個。

他被董卓推上皇位,但傀儡皇帝一做就是三十多年,滿腔的抱負無法實現。

被推上皇位

漢獻帝劉協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來概括,他本就生在亂世之時,又是皇室中人,身邊少不了爾虞我詐。

就從他出生開始,權力傾軋就從未停止過,但老天對他也頗為眷顧。

他的母親王美人是漢靈帝的寵妃,她出生於名門之後,舉止優雅有著大家閨秀的風范。

但她的才華和美貌卻引來了何皇後的嫉妒,這何皇後的父親是個屠夫,她是依靠賄賂宦官才得以進宮侍奉皇帝。

她生性嫉妒,得知王美人懷孕之後屢次迫害,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逞,也許這是老天爺在眷顧劉協,所以讓他得以平安地出生。

可他出生沒幾天,王美人就被何皇後給毒死了。

漢靈帝害怕何皇後對劉協下毒手,於是便將他交給董太後撫養。

正所謂『龍生龍,鳳生鳳』,長大後的劉協完全遺傳了母親的才華和智慧,長成了一個彬彬有禮的貴公子。

當時漢靈帝的長子是何皇後所生的劉辯,按照『嫡長子繼承制』的傳統,他本該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

但此人生性傲慢且舉止輕浮,一點國君的風范都沒有。

而劉協剛好相反,因此漢靈帝更喜歡劉協多一點,他心中也傾向於立劉協為皇太子,但由於那個傳統一直無法下定決心。

此時與漢靈帝有著同樣想法的人還有董卓。

但那時董卓的權力還沒那麼大,他的上頭還有大將軍何進。

漢靈帝死後,何進擁立劉辯為少帝並把持了朝政大權。

後來隨著宮中宦官與朝中重臣爭權奪利,何進也死在了宦官的手上。

在混亂中,袁紹、袁術帶兵攻入宮中殺死兩千多宦官,並劫持了劉辯和劉協出逃宮外。

但外逃的路途中他們遇到了董卓的三千騎兵,隨後在他的保護下,劉協兩兄弟便又得以重返宮中。

到了京城後,董卓掌控了這個朝堂的局勢,他廢掉劉辯,改立劉協為皇帝,史稱漢獻帝。

那一年劉協才九歲,幼帝登基沒有任何權勢依靠,他被董卓推上皇位,必然也成為了他的傀儡。

沒有實權的皇帝

漢獻帝劉協繼位之後,就開始了他的傀儡人生,在他的一生中與三個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是董卓、李傕和曹操。

董卓在將劉協扶上皇位之後,就掌控了朝政,他自封為丞相,在朝堂上肆意妄為。

他的軍隊在洛陽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幹著人神共憤的勾當。

當時關東地區的州郡牧守都聯合起來討伐董卓,他們以袁紹和韓馥為首將兵力集合從東、西、北三面包圍了洛陽城。

董卓見勢挾持劉協逃到長安躲避,留下司徒王允主持朝堂政務。

自此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便開始了,此時的劉協被董卓劫持到長安心有不甘,為了擺脫董卓的束縛,他想倚靠關東軍的力量重回洛陽。

可是關東聯軍的各州郡牧守正互相打得火熱,都在為了搶占地盤互不相讓,根本無暇顧及劉協的困境,無奈之下劉協隻能倚靠內部解決問題。

王允雖然表面上臣服於董卓,但暗地裡卻向著劉協。

後來在他經過一番謀劃後,利用董卓與義子呂佈的矛盾完成了刺殺董卓的任務。

董卓死後,王允和呂佈共同執掌朝政,劉協轉了一圈還是沒能拿到屬於自己的權利。

然而沒過多久,沒有管理才能的王允徹底鎮不住局勢了,這給了李傕奪取政權的一個契機。

李傕原是董卓的部將,董卓死後他沒了依靠,於是在賈詡的建議下向長安發起進攻奪取政權。

李傕攻克長安後,殺了呂佈和王允,進而成為了東漢的最新掌權者。

可憐的劉協空有皇帝的名號,卻看著自己的權利一次次地旁落他人。

李傕占據長安,挾持劉協封他為車騎大將軍,封郭汜為後將軍,以此兩人共同把持朝政。

不久之後,李傕、郭汜和樊稠之間發生內訌,李傕乘機將樊稠殺死,與郭汜各自擁兵自重。

劉協為了緩和他們之間的關系,想讓尚書和侍中前去調解,但兩人害怕得罪他們就沒去。

當兩人的爭鬥到達白熱化的時候,郭汜想劫持劉協,但被李傕提前知曉,於是他便先下手為強了。

隨後兩方在長安城大打出手,使得城中死傷無數,一座繁華都城成了一片廢墟。

不久後劉協在楊奉等人的幫助下得以逃脫,他一路輾轉東行,當他抵達兗州的時候遇到了前來相迎的曹操。

最恨的人

劉協得到曹操的協助下終於回到心心念念的洛陽城,但他仍然沒有實權,掌權的人從李傕變成了曹操而已。

而曹操也借此機會占領了洛陽城,並打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旗號妄圖實現統一的目的,此時孫策占領了江東地區,劉表也居於荊州,三國鼎立之勢初步成型。

劉協非常不甘心做個傀儡皇帝,於是便讓董承去誅殺曹操,誰知行動還沒開始就暴露了,後來他們都死在了曹操手裡。

伏皇後不滿曹操的殘暴不仁,於是想讓父親伏完鏟除曹操,但他不敢。

之後曹操知道這件事,逼迫劉協罷黜伏皇後,改立自己的女兒為皇後。

伏皇後去世前向劉協求救,他無奈地說:『我連自己的命到何時結束都不知道,還能救誰』?

從登基到現在的境遇,劉協心中滿是悲涼。

曹操去世後,曹丕繼承他的魏王之位,後來他逼迫劉協禪位於他,自此東漢畫上了句號。

董卓、李傕和曹操,三個曾經桎梏著劉協命運的三個人,劉協心中對他們的怨恨絕不少,但劉協最恨的還是李傕。

首先董卓雖然驕橫跋扈,但若沒有他,劉協也不會繼承皇位。

而且在他掌權期間對劉協還是非常尊敬的。

曹操也一樣,即使他利用劉協來達到『令諸侯』的目的,但他並沒有稱帝的篡位之心,對劉協也相當優待,給足了他作為皇帝的尊嚴。

然而李傕卻不是如此,他掌權的時候從未將劉協當成皇帝對待。

劉協在他的羽翼之下活得還不如一個普通人,特別是被他劫持出長安之後,李傕更是對劉協百般侮辱。

他不僅讓長安變得生靈塗炭,而且還搶走了劉協原本用來賑災的錢財全部充入他的軍隊。

並且他還肆意地掠奪百姓,使得饑荒更加嚴重,關中地區餓殍滿地,上百萬人口死於饑餓。

因此要說劉協最痛恨的人,非李傕莫屬,此人的行徑比董卓和曹操還要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