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投奔曹操,而是選擇了落魄戶劉備?原因讓人汗顏。《網路歷史》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期蜀漢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將他與劉備之間的相遇描寫的如同上天註定。

但是,歷史上的孔明投靠劉備的原因卻始終是個謎。

孔明出山之前,曹操已經占有了大半的中原。

如果再得到孔明的輔佐,那麼平定荊州就十分簡單了。

而且曹操本人也是大英雄,文武雙全,求賢若渴。

但是,孔明還是選擇了能力不如曹操的劉備。

究竟他為什麼這麼做?

以筆者之見,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孔明對曹操有一定的童年陰影。

孔明本身是徐州人,他親身經歷過曹操對徐州的屠殺。

少年時期跟隨叔叔的顛沛流離,讓孔明對曹操失去了好感。

這就導致了孔明和曹操兩個人政治理念的不同。

孔明在自己晚年的著作中也說了曹操一統天下的手段不正當。

孔明的父輩祖輩也是做過漢朝地方小官的,所以孔明更支持手段柔和又想統一天下的君主,雖然隱居但是依然對漢朝抱有同情。

選擇玄德可以有利於百姓和士族。

玄德所謂的皇族出身、仁德的賢名、三顧茅廬的良好態度也讓孔明覺得自己投了一個主人。

而曹操雖然也打著漢室江山的旗號,但是手段比較實際冷酷,讓孔明覺得十分反感。

畢竟曹操更註重於實際,為了鞏固統治和加快統一,曹操信奉以戰止戰的理論,為保護百姓而屠城,為鞏固權力而利用甚至殺害士族,這不是孔明想看到的好主公。

其次,在玄德這裡孔明更容易嶄露頭角。

漢代實行察舉制,有才華的人要經過有權勢的長輩和有名望的長者的品評和舉薦才可以做官。

比如曹丕經過父親曹操舉薦做了五官中郎將。

孔明在出師表中曾經明確提到過自己出身佈衣。

這說的不是假話,諸葛家到了諸葛亮這一代已經算不上士族了,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一直懷才不遇的原因。

而曹操的文臣都是士族門閥出身,比如弘農楊氏、潁川荀氏、清河崔氏等等。

而且這些名士不光出身好,才華謀略、行政能力不下於孔明的,比比皆是。

而武將又大都是曹家自己人,這樣通過兵權來實現逆襲的想法也就從一開始就被判了死刑。

可以說孔明投靠了曹操,得到的結局隻有被排擠甚至打壓。

走了門路,就真的會被社會上瞧不起和排擠。

除此之外,孔明的嶽父是劉表的連襟也是諸葛亮致命的身份背景。

而玄德就不一樣了,他的出身說實在的還不如孔明呢,而且屢戰屢敗,身邊的文臣武將出身不高和他又沒有血緣關系,此時的玄德正好缺少一個善於運籌帷幄的人才。

同樣都是沒血緣關系的臣子,有能力的諸葛孔明當然要比其他人重要嘍。

所以在蜀漢集團,孔明更容易實現自己志向。

最後為了自己光復漢室、造福百姓的理想,孔明也會選擇玄德。

玄德身上有許多符合傳統文化上要求的君主特點,他對自己的老婆孩子比較刻薄,為了屬下甚至可以摔孩子。

他能識人用人,他身邊的文臣武將都各盡其職,發揮著合理的作用。

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正史和小說上都沒怎麼見過玄德失禮的樣子。

最重要的是,玄德在屬下面前非常的低調溫柔,從不鋒芒畢露。

孔明本人有極好的政治素養和軍事素養,這就決定了他性格上一定會有些高傲自大,隱居南陽本來就是為了等待一個和自己相投的主公。

而選擇了看起來才華不及自己,身邊又沒有可靠人才的主公玄德,就和一個有才華的窮小子找了一個有錢又百依百順的醜女人是一個道理。

君臣和夫妻一樣隻有互補互利,再加一點理想的契合和感情的相知,才能長長久久。

總而言之,投靠曹操,諸葛亮一定會被懷疑和排擠。

他尷尬的出身,渴望維護正統的政治主張,恃才放曠的性格都註定了投靠曹操之後的不幸命運。

荀彧和曹植維護東漢、同情獻帝,一個憂鬱而死,一個被排擠出權力鬥爭的核心。

楊修是袁術的親屬,又不知低調,最終身首異處。

這些人不是被曹操重用的,就是曹操的親屬,下場都是如此淒慘。

更何況區區諸葛孔明了?

對於孔明先生來說投奔玄德,既能鶴立雞群,大展拳腳,又可以有利於統一大業,不違背忠孝節義,何樂而不為呢?

茅廬的躬耕,赤壁的勝利,上方谷的失望,白帝城的離別,直到五丈原的解脫。

諸葛亮手握羽扇將他波譎雲詭的一生隨風扇動進青史裡,讓後代人不停地講述他的故事,將他神化並供奉進武侯祠。

千百年過去了,他一直在香火中微笑著,如果再讓他選擇一次,他依然會選擇玄德,那個雖然有些虛偽但是隻信任他的中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