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受到打壓,劉備受到推崇,孫權則無人問津?《網路歷史》

首先看一下三人資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史家多稱其為先主,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

《一心想要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豫州刺史部譙《今安徽亳州》人 。

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奠定了曹魏政權。

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稱帝,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梟雄》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

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

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孫權覺著漢室不可復興,希望偏安一隅,不失桑榆》

其次,《三國演義》作者看法以及背景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並州太原府人,元末明初小說家,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作者。

元代中期,隨著社會經濟重心與文化重心由北方轉移至南方,很多北方的知識分子轉移到了南方一帶,而羅貫中也在此列,來到杭州的羅貫中在這裡遇到了很多作家和藝人,思想的交匯也帶給羅貫中很多的啟示與感受。

後來想要有些建樹的他來到了起兵的張士誠處,然而這位自稱『吳王』的義軍首領並不願意重視讀書人的意見。

隨後羅貫中離開張士誠一路北上,三年後又回到杭州。

經過了這麼一番遊歷的羅貫中已經有了十分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歷史觀。

這個時候的羅貫中經歷了元朝的衰敗和社會的動亂。

他極其向往仁君的出現,也極其渴望社會不再動蕩,百姓安居樂業,同時作為儒家人,推崇正統,而此時出身正統,想要恢復漢室並且品德廣受稱贊的劉備正和他的心意,同時也符合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與王室的觀念。

但是曹操的社會評價就沒有那麼高,他不尊重『當今聖上』,不忠於王室並且生性殘暴。

這樣的人簡直就是活脫脫的『反面案列』。

再來看一看孫權,東吳基礎是孫堅建立的,大部分江山也是孫堅打下來的。

孫權繼承了孫堅的心血,發展重心也放在了『守』,表現不如曹操劉備出色。

所以羅貫中分配好了正反『紅藍』兩陣營後,孫權自然而然的就寫到少了一些。

最後,《三國志》作者看法以及背景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

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

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三國志》作者。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

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禦史、太子中庶子等職。

陳壽起初在蜀漢做官,後因不滿宦官黃皓的專橫屢遭貶謫。

後來被晉張華推舉為孝廉,重回官場,期間因撰寫《益部耆舊傳》十篇而受晉武帝嘉獎,之後晉滅吳統一天下,陳壽撰寫完成《三國志》。

在陳壽歷史上對陳壽的記載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可以從上面文字看出陳壽是個地地道道的『三國人』,而且還是蜀漢大臣與晉臣。

在曹魏的基礎上才有了晉,並且自古就有擁長安洛陽為正統的傳統。

所以當時在很多人眼中曹魏才是正統,陳壽作為晉臣。

自然也是這麼認為。

於是在紀和傳中對曹操和司馬一族大多是贊美和圍護《司馬一族當道,他也不敢寫其不好》,並且給曹操、曹丕和曹叡寫了『紀』,而劉備和孫權及其後代寫了『傳』。

這是活生生的編纂史書為當時王室服務的例子。

陳壽對當時的情況也是十分了解,那個時候搜集的資料也大多較為真實。

書中多有勸誡之言,闡述前人的是非得失,十分質樸實在。

作為一名『良史』,陳壽名義上尊曹魏為正統,但實際上是三國各自成書,地位相同,三國鼎立互不相屬,並且雖為蜀漢舊臣,但也毫不隱晦劉備和諸葛亮的過失,寫下了劉備出於私怨殺張裕以及諸葛亮錯殺馬謖等事。

此書中的孫權實際上並沒有受到抹黑、忽略與貶低,但是為什麼還是容易被讀者忽視呢?

東吳在當時就是比較偏遠的割據勢力,並且表現不是像曹操劉備那樣大放異彩,安安靜靜的發展,平平穩穩的『守國』。

而至於後世說陳壽貶低孫權歧視東吳,無外乎是體現在孫權地位、孫權稱呼,以及孫吳諸臣的謚號上。

但是實際上陳壽與孫權無冤無仇,沒有什麼利害關系,是從相對客觀的角度去記述。

而且對於陳壽來說,劉禪是其故君,譙周是他恩師,尊稱劉備劉嬋為先生和後主也是應該的,不然就要受到非議了。

綜上所述,不管是哪位作者寫的三國,作品中的看法和描寫均為當時的王室服務,並且符合當時的社會觀念,與當時的思想有很大的關系。

所以三位英雄各有褒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