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劉備征討長沙郡時,就斬殺韓玄投靠了劉備。
而後,以部曲隨劉備入川作戰,為劉備奪取益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可惜最後卻死於馬岱的刀下。
沒錯,就是魏延,而諸葛亮之所以要設計斬殺魏延,原因如下。
其一,魏延傲氣凌人,同事關系差。
魏延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帶兵打戰勇猛剛毅。
但是,部分武將似乎都有一個通病——傲。
魏延的傲不同於關羽的傲,關羽的傲是由內而發的純粹的傲,而魏延的傲卻是那種由性格暴躁,再加上他的功績而產生的傲。
也就是說,魏延傲的基礎就是他感覺自己比其他人更厲害,更值得劉備等人的贊賞。
因為魏延這份傲,使得他和其他文臣武將的關系並不是很好。
比如,曾與都鄉侯劉琰交惡,兩人多次在大庭廣眾之下大打出手,互不讓步。
到最後還是諸葛亮出面,責令劉琰向魏延道歉時,這場鬧劇才結束。
後來,魏延和楊儀更是關系惡劣到了極致。
楊儀是尚書,又得諸葛亮等人的賞識,前途可謂是青雲直上。
但是楊儀的性格也有問題,為尚書時,就曾和當時的尚書令劉巴不和,最後被改任遙領弘農太守。
當時蜀漢的武將青黃不接,諸葛亮雖然仰仗魏延的武力,在文職方面又對楊儀比較惜才。
所以,諸葛亮在生前多次為兩人調和。
可是兩人的關系仍然沒有緩和的餘地,所以,在諸葛亮逝世後,便犧牲掉了魏延。
其二,魏延的膽大冒險和諸葛亮的謹慎相悖。
諸葛亮一生用兵,講究的是謹慎,是步步為營。
如果沒有太大的利益和成功率,諸葛亮對冒險精神都不太感冒。
可是魏延不同,魏延這人善於用兵,又膽大冒險。
曾建議親自率兵子午谷,走關中,與諸葛亮會師潼關。
可是,諸葛亮考慮良多,最終還是不同意魏延的建議。
魏延看到自己的建議不被諸葛亮采納,心生不滿,多次暗中對他人述說諸葛亮膽怯。
魏延是將軍,諸葛亮是丞相,是下級和上級的關系。
魏延作為下屬,居然敢反駁諸葛亮,是對諸葛亮的不敬。
再者,連當時的諸葛亮這麼一個權力較大的人都敢相悖,那蜀中還有什麼人是魏延不敢違背的。
所以,諸葛亮在逝世時,考慮到魏延的膽大冒險,蜀漢有多少兵都不夠其折騰;還考慮到新帝劉禪的不足於控制魏延,反而可能造成魏延有不臣之心,所以要把魏延扼殺於搖籃之中。
其三,魏延手握重兵,又無人壓制。
魏延自跟隨劉備以來,多次有所建功。
在劉備於成都稱帝後,便封魏延為漢中太守,帶兵駐守漢中,以防范曹魏來襲。
諸葛亮在世的時候,自覺自己能夠穩壓魏延,使得魏延不敢有不臣之心。
可是,一旦諸葛亮遭遇不測,那蜀漢就沒有人能夠壓制的了魏延了。
因為蜀漢的那些年輕將領,根本不是魏延的對手。
而且他們在用兵上,也沒有魏延的老道。
其次,魏延的性格和為人處事方面盡管有瑕疵,可是他的威望卻是不低。
再者,魏延有漢中這個兵家必爭之地在手,如果他一心想要反漢,完全可以用漢中來做晉身之資。
因此,考慮再三,諸葛亮為了蜀漢的未來考慮,為文臣武將之間的團結和睦關系考慮,隻能把魏延犧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