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大家都很疑惑吧,前幾年看三國演義,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時候和蜀國滅亡的時候真的好沮喪。
現在長大了歷史了解的多了,也能有自己的理解了。
就像三國演義開頭哪句話一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回憶品味歷史的曲折發展。
諸葛亮很聰明,蜀國卻最先滅亡,確實值得人們深思?
但是我還想到另一句話。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可是蜀國得到了兩位治國賢臣,卻還是最先滅亡?
古人也說,君臣一心方可富國強兵。
蜀國的武將和文將眾多,這卻就不得不聯系到君主劉備和劉禪的問題了。
劉備能夠知人善用禮賢下士確實是一個出色的君主,可是他後期稱帝後的一意孤行,唯我獨尊的那種感情卻讓他變得剛愎自用,夷陵之戰後蜀國就元氣大傷。
劉備也是抑鬱而終,不但沒有為關張結義兄弟報仇,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以及眾多兵士。
然而他的兒子劉禪更加的懦弱無能,劉備明知道自己的兒子沒有能力,卻還是將皇位傳給了劉禪,扶不起的阿鬥啊。
其實這個時候蜀國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一方主張和平保一方百姓的安定,可是諸葛亮一心恢復中原,但是魏國實力雄厚武將文將比蜀國多上好幾倍,而此時的蜀國五虎上將都已老弱病死。
根本無法相比。
諸葛亮的一心報劉備的知遇之恩,一心想要在生前實現這個願望。
可無奈把自己的身體拖垮,原本可以續上十年的壽命,也由於魏延的有意為之而不得成功。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最喜歡蜀國了,喜歡關羽騎著赤兔馬過五關斬六將的那種帥氣,就是特別厲害的那種吧。
喜歡趙雲的長坂坡之戰,一個人沖破曹軍大營,殺得曹軍潰不成軍。
諸葛亮的智慧,他的出師表我小時候就背過了,那個時候就特別感動。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呀。
其實吧,現在想一想,蜀國的滅亡讓很多三國迷很沮喪傷心,我也發現其實看三國得人都很喜歡蜀國的,也希望劉備可以一統天下。
不過蜀國的滅亡,也說明了一個道理,不要過分的去依賴某一個人,更不要驕傲自大,要去提升自己的才能。
當然也給後來的朝代統治者一個借鑒,知人善用,要依附於百姓擁護。
就像我們的紅軍一樣,能夠親民。
當然也希望大家不要向劉備一樣,遇到了一些大事就一意孤行,被仇恨和憤怒亂了陣腳。
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
當然是有道理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