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國的劉備是一位明君,他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特別是三顧茅廬把曠世奇才諸葛亮請下山更是傳為佳話。
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所感動,決定出山時,諸葛亮亮出了自己的『底牌』——分析天下大勢。
這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三大戰略思想和目標:一是強基——先取荊州為根據地,這是成大業不可或缺的根基。
二是固本——揮師向川蜀之地進軍,奪取益州,形成三分天下之勢。
三是平天下。
待時機成熟,集中兵力,北伐統一中原,再揮師南下,平定天下。
劉備聽後滿心歡喜,千方萬語濃縮成一句話,而且是一個字:善。
於是和諸葛亮關鍵更進一步,4個字:情好日密。
事實證明,諸葛亮果然不是空談之庸人,而是知行合一之牛人,他隨劉備下山後,嚴格按照隆中對既定的戰略部署,先是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強大的曹操。
然後,諸葛亮『竊取』了赤壁之戰的戰利品——奪取了荊州之戰略要地。
同時,幫助劉備攻占了益州,讓劉備成為一方之霸,結果形成了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大格局。
然而,到最後『平天下』這一步時,諸葛亮卻遲遲沒有付諸於行動。
原因當然不是畏懼曹魏的強大,而是『內部盟友』出現了問題。
這個盟友就是東吳。
因為都處於弱勢,孫權自赤壁之戰前就達成了聯盟的戰略協議。
之後,諸葛亮也一直奉行內聯東吳、外抗曹魏的方針政策。
然而,劉備麾下的第一虎將關羽卻憑一已之力打破了諸葛亮的整個戰略格局。
關羽鎮定荊州這個軍事要地,他雖然勇冠三軍,威震天下,但是,他卻有一個致命弱點,4個字:狂妄自大。
狂妄到什麼程度,孫權主動向他提請結為兒女親家,結果關羽不但拒絕了,而且還以『虎女豈能嫁犬子』6個字『羞辱』了孫權。
使得吳魏聯盟瞬間破裂。
孫權於是派呂蒙、陸遜向關羽使暗招子,以『白衣渡江』的方式偷襲荊州成功,最終關羽丟失荊州後,敗走麥城被擒殺。
隨後,劉備為報關羽之仇,不顧諸葛亮反對,硬是舉全國之兵對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結果夷陵之戰的慘敗讓蜀漢成了三國勢力之中最弱的一方。
在吳蜀聯盟破裂,蜀國實力衰弱,特別是劉備病死白帝城的情況下,諸葛亮不得不暫時『擱淺』北伐。
後來,諸葛亮盡心輔佐後主劉禪。
經過精心準備,諸葛亮在晚年終於開始亮劍——北伐。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以諸葛亮之能力之軍事才華,為什麼傾盡全力的六擊卻不能一中呢?
主要原因有三個。
首先,形勢已非。
荊州一丟,吳蜀聯盟名存實亡,實際上已經註定蜀漢已經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了,之後,盡管在劉備病逝後,諸葛亮又重走連吳抗魏之路,但兩國的間隙顯然已經很難完全修復,加強自身國力的下滑,按理說諸葛亮應該選擇休息養生,等待機會再北伐才對,但諸葛亮在晚年發動的北伐,是因為他覺得『時不我待』了,他要奉行對劉備的8字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於是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強行為之,6次北伐都屬於『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其次,內有隱患。
這個隱患來自於蜀國的內部。
要知道,蜀國的地理以險峻著稱,這樣的位置適合防禦,而不是主動出擊。
因為一旦進軍,行軍和糧草都是一件有困難的事。
而諸葛亮每次出兵都是從漢中出關,一路上地勢險要,運輸困難。
這個從六次北伐,幾乎每次蜀軍都會出現『食不果腹』的慘境,有幾次甚至直接因為糧草供給不足而退軍。
而後來,聰明的諸葛亮甚至發明了『木流牛馬』來運糧,但這樣的舉世無雙的發明,也隻能暫時緩解運糧難的問題,而不從根本上消除糧草隱患。
最後,求穩怕亂。
蜀將魏延曾對諸葛亮提出『奇兵出子午谷』的建議,”兵出子午谷』是效仿韓信的暗度陳倉,兵出子午谷後,首先直取潼關,將魏國前來救援的兵馬擋在關外。
同時,諸葛亮帶領蜀軍從斜谷出兵,進入關中地區,兩支軍隊合流後,再占領東邊的武關(武關、潼關、黃河形成防線)長安城成為甕中之鱉。
這條計雖然存在風險,但在當時的情況看來,很有可能一舉拿下長安,從此蜀軍就能長驅直入進入中原。
結果謹慎有餘、激情不足的諸葛亮並沒有不采納,使得蜀軍失去了最後出奇制勝的機會。
總之,隆中對可以說是一個很完美的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規劃圖冊,而且也是切實可行的。
之所以諸葛亮在完成前兩步後,最終沒能實現第三步,不是戰略的偏差,而是形勢突變產生的連鎖反應。
失荊州和夷陵之敗後,諸葛亮實際上已不具體北伐成功的條件了,『盡人事、聽天命』這6個字也一語道破諸葛亮北伐失敗的真正原因。
其實,諸葛亮唯一需要做的是應該是放棄北伐,外交東吳,內休政治,輔佐君主任人唯賢,勵精圖治,發展經濟,提高國力。
期間『以待天時』,靜觀天下大變,一旦有時機,再實際這『平天下』之步驟,效果可能就會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