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曹爽不聽一牛人之言被司馬懿誅九族,此後人為其復仇。《網路歷史》

要說三國第一謀士,大家都會想到諸葛亮,而能算盡天下事的諸葛亮最後卻被老對手司司懿給活活拖死累死在五丈原。

司馬懿能戰勝諸葛亮第一法寶是2個字:隱忍。

隱忍成了司馬懿生存之道和成功法則。

曹操是亂世梟雄,也是一代奸雄,他一生閱人無數,對於擁有曠世奇才且深藏不露的司馬懿,他一邊重用之,另一邊又嚴防之。

臨終曹操還叮囑接班人曹丕要提防他。

理由有兩個:一是司馬懿『有雄豪志』,二是司馬懿有 『狼顧之相』。

事實證明,曹操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因為曹丕如果不能提防和制服司馬懿,會帶來無窮禍患。

曹操臨死前當然也可以除掉這個禍患,但司馬懿充分發揮隱忍的特點,他裝成忠心耿耿地樣子,廢寢忘食地工作,讓曹操對其下不了毒手。

同時,司馬懿極力『效忠』世子曹丕,幫其打敗宿敵曹植,贏得了新主的信任。

當然,曹丕並沒有忘記父親的遺言,在任職期間,盡管對司馬懿敬重有加,但也對他提防有加。

其間重用了宗親曹真為大都督,以此來壓抑司馬懿。

然而,曹丕是個福大命不大之人,體弱多病又好色的他不到40歲就一命嗚呼了,結果他的兒子曹睿繼位,曹睿是一位明君,但也是一位短命君主,他繼位後也對司馬懿另看一眼,提防有加。

然而,當36歲的曹睿英年早逝時,做出兩個驚人舉。

一是讓養子曹芳繼位。

原來曹睿本有曹冏曹穆曹殷三個兒子,但三個兒子都還沒有成年時便夭折了。

因為沒有親兒子當接班人,曹睿便收養了曹彰的孫子曹芳為養子。

病逝時便讓年僅8歲的養子曹芳繼位。

二是找了兩位托孤大臣。

這兩位托孤大臣分別是太尉司司懿和大將軍曹爽。

曹睿之所以在臨死前做出如此不『睿智』之舉,不是他昏庸,不是他忘記祖父曹操的叮嚀教誨,而是形勢逼人造成的。

無論對付諸葛亮還是平息遼東之亂等,都靠『老謀子』司馬懿才擺平的。

曹睿想讓年勸的曹芳坐穩江山,又發展國力,才讓司馬懿和曹爽共同輔佐太子,意思是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保持朝政穩定和國家安定。

逐漸掌握實權的司馬懿開始在朝中和軍隊裡安排自己的勢力,打壓曹爽的勢力。

而曹爽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因為有『宗親』這頂帽子,重用何宴、李勝、桓范等人,排斥司馬懿,結果成功架空了司馬懿。

司馬懿眼看形勢不對,於是發揮隱忍特長,馬上不上朝和他正面沖突了,而是裝病在家,蓄勢反擊。

都說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

公元249年,大將軍曹爽陪同少帝曹芳去高平陵拜謁魏明帝之墓。

他們前腳剛出城,『病入膏盲』的司馬懿後腳就從床上跳起來,以最快的速度來到宮裡,先是以郭太後的名義下令,關閉城門,占據武庫等,然後發動了政變。

在政變中,他再使奸詐之術,以對天發毒誓這種伎倆,成功地騙取了曹爽的『信任』。

期間,大司農桓范是個政治上的『明白人』,他深知權力鬥爭不是你死便是我活這個道理,於是力勸曹爽兄弟帶著皇帝前往豫州許昌,再以天子的詔令征兵勤王,討伐司馬懿。

桓范的建議是曹爽的唯一出路,畢竟當真曹爽還擁有兩個有利條件,一是皇帝在曹爽手裡,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二是曹爽在地方上還有心腹黨羽,比如司隸校尉畢軌、荊州刺史李勝等等,等援兵一到,完全可以反攻倒算。

然而,愚蠢的曹爽卻被司馬懿的毒誓所迷惑,認為只要能保證不死,他選擇投降也是可以接受的。

桓范見狀,指天痛哭:曹家馬上要被滅族了。

事實證明,桓范的9個字字字應驗。

結果,曹爽投降後,司馬懿很快就背棄諾言,把他們給殺了。

而桓范因為犯了政治錯誤,他家也遭遇了被誅九族的悲慘命運。

好在百密一疏,桓范的一個叫桓凱兒子僥幸逃過一劫。

桓凱於是隱姓埋名活了下來,司馬懿不會料到,就是這個漏網的桓字子孫,成了司馬家族的掘墓者。

隨後的事大家都不陌生,司馬懿攬權後,雖然沒有直接竊取曹氏的江山,卻為兒孫篡位掃清了一切障礙。

到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掌權時,當時流傳這樣一句順口溜: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果然,後來司馬昭竟然當面弒君,把曹操最有骨氣的子孫曹髦給殺掉了,再後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廢掉曹家皇帝,建立了晉朝。

晉朝建立後,國家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司馬炎卻沒有把這些處理好,到弱智的司馬衷繼位時,後宮擅政,朝政腐敗,天下不安,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

再後來出現了『五胡亂華』的悲劇。

而就是這在這亂世裡,桓范的後人出現了,這位叫桓溫的人憑一已之力差點把晉朝廢掉,同時,他還讓兒子桓玄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後來桓玄追認桓溫為『宣武皇帝』。

總之,高平陵之變的百年之後,他成了晉朝的埋葬者和掘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