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病重五丈原時,有一牛人可以救他的命,可惜給這兩人錯失了。《網路歷史》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傳奇人物,他27歲之前『躬耕』於南陽,27歲之後出山輔佐劉備,他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超級謀略,以『南征孫吳、北伐曹魏』為戰略思想,經過27年的不懈努力,幫忙一窮二白的劉備占領川蜀之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蜀國。

諸葛亮後來,為了完成一統天下的願望,六出祁山伐魏,可以說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的結局卻是悲催的:年僅54歲的他病死在五丈原。

諸葛亮在臨死前做兩人驚人舉:第一是說了5字遺言,二是在嘴裡放了7粒米,這又是為何呢?

首先,來看諸葛亮的5字遺言——龐德公救我。

龐德公是荊州襄陽人,相傳他知識淵博,會祈禳續命、隔墻取物、奇門遁甲等技藝,屬於深不可測的超級隱士。

龐德公和司馬徽是好朋友,也是龐統的叔父,更是諸葛亮二姐的公公——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二姐為妻。

《襄陽記》中的記載:龐德公的兒子娶了諸葛亮的姊妹,所以龐德公是諸葛亮的長輩。

而諸葛亮對龐德公也非常敬重,每當到龐德公家拜見的時候,都會對他單獨下拜。

諸葛亮比龐德公小23歲,但兩年卻成了忘年交,屬於亦師亦友的關系,龐德公既把他當成徒弟對待,也當成朋友看待,經常教給他一些奇門異術,諸葛亮的夜觀天象、能掐會算都是龐德公傳授。

龐德公是憤世嫉俗的隱士,認為和諸葛亮有師徒之實則足已,諸葛亮也就沒有執意舉行『拜師儀式』,這也是後人不大了解二人師徒關系的原因。

而在龐德公的推引下,諸葛亮和司馬徽、龐統等人的關系都很好,他們經常聚在一起。

後來,司馬徽的『水鏡』、龐統的『鳳雛』、諸葛亮的『臥龍』等名號都是他給起的。

後來,諸葛亮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他的超級才幹,用功績和業績說明了一切。

諸葛亮在臨死之前之所以要高呼”龐德公救我。

“是因為諸葛亮面對死亡以及興復漢室壯志尚未實現的不甘。

在當時諸葛亮面對將星將隕、生命堪憂的境地,也唯有精通陰陽續命、起死回生之術的龐德公能夠救他一命。

諸葛亮直接喊師傅名諱,雖然是不雅之舉,但卻是情非得已,他想讓在場的薑維和魏延等人知道:『此人能救我,趕緊去找他』。

然而,可惜的是,諸葛亮臨死前才想起龐德公,時間上來已經來不及了。

更何況當身邊的魏延四肢發達,但頭腦簡單,他雖是襄陽人,卻是個大老粗,並沒有和這些名士有過交流,結果竟然無視於諸葛亮說這5字遺言的真實寓意。

而文武全才的薑維屬於涼州人,他當然不知道龐德公到底是誰,結果,錯過了請龐統來續他命的大好時機。

下面,來看諸葛亮死前為何要口含七粒米。

龐德公是暫時請不回來了,諸葛亮知道自己徹底沒救了。

彌留之際,他當然擔心蜀軍的安危,於是叮囑薑維等人說,我死以後,你們給我嘴裡含七粒米,腳下點一盞明燈,就可以維持天上將星不墜;只要燈不滅,將星不墮,司馬懿就不敢輕舉妄動,你們就可以組織全軍安全撤離。

事實上,司馬懿也是上知天文,地懂地理的牛人,他在營中堅守,忽一夜仰觀天文,大喜,謂夏侯霸曰:”吾見將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

而諸葛亮此時正與司馬懿對陣,若是司馬懿觀察到將星隕落,蜀軍必然會陷入司馬懿的魔爪。

聰明的諸葛亮當然知道自己死後帶來的嚴重後果,因此,他才會用七粒米塞入口中,以保持自己的將星不隕,以迷惑生性謹慎多疑的司馬懿,為蜀國的大軍撤退而贏得最後的時間。

而至於為什麼諸葛亮要求口中含米而不是其他東西,有一種說法提到,這是因為古人對人死後口中所含之物是非常講究的。

天子飯以玉,諸侯飯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貝也。

諸葛亮既不是天子,武鄉侯之職位也因馬謖之失,自貶三等,暫時位列大夫。

因此,含米也符合他的身份。

可為什麼米要放七粒呢?

這可跟中國古代的傳統鬼神觀念有關。

古人認為七天是月亮周期的一個輪回,星盤中的北鬥七星也是非常重要的代表。

而諸葛亮更是設七盞大燈,外佈四十九盞小燈等,於帳中祈禳北鬥七星,因此在口中放米七粒。

當然,有史書記載,諸葛亮這個做法還是從龐德公那裡學來的。

原來,當年戰據荊州之地的劉表聽聞龐德公的大名後,備以厚禮邀請龐德公到荊州為官。

結果被淡泊名利的龐德公拒絕。

相傳,劉表得知了龐德公歸隱的決心後並不心甘,於是派人在龐德公屋外放火,以此來逼迫龐德公出山。

結果龐德公躺在石床之上,任憑大火在周圍燃燒,後來眾人查看之時,龐德公氣息全無。

然而,等劉表走後,奇跡發生了,龐德公又重新活了過來,而且從口中拿出了七粒米。

諸葛亮雖然沒有能用『七粒米』續命,但也做到了『將星不墜』,已經難為可貴了。

諸葛亮死後,薑維等人依計行事,司馬懿果然中計,不敢妄追蜀軍,使得蜀軍從容撤退。

而『死諸葛嚇退活司馬』也成了奇談和流傳千古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