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薑維原本是魏國將領,結果被諸葛亮初出祁山時降服而附蜀漢,因才華出眾而被諸葛亮重用,欽定為『接班人』。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後,薑維接過他的衣缽,知恩圖報的薑維盡職盡責盡,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忠心。
他的軍事才幹也是出眾的,在軍事對手鄧艾的較練中,他也絲毫沒有遜色。
隻是他的才幹卻一直沒有得到發揮,北伐初期,他受制於蔣琬、費禕。
北伐的軍隊不足萬人,顯然很難大有作為。
而到了大舉伐魏時又遭到了大臣的譙周的抨擊。
後期又有黃皓這樣的奸臣當道,破壞北伐。
但薑維就是在這樣內憂外患中,在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開啟了九伐中原的驚世之舉。
薑維九伐中原雖然都沒有成功,但是它分散了魏國的軍事力量,把強魏的兵力鉗制在秦嶺一線,從而保住了蜀國邊境的穩定,延長蜀漢政權。
薑維因此被世人所贊賞。
當然,薑維也有他的弱點和短板,那就是他的政治才華有欠缺。
在政治上的建樹不但遠不能和諸葛亮相提並論,而且連蔣琬、費禕也不如。
蔣、費兩人死後,他位至大將軍,卻鬥不過一個恣意妄為的宦官黃皓。
有一次,他向後主啟奏除掉黃皓,後主隻說了一句辯護的話『皓趨走小臣耳,君何介意』。
薑維驚恐之下,馬上請辭去沓中種麥,『以避內逼』,結果更助長了黃皓的惡勢力的發展。
一個在軍事上膽如鬥大的硬漢,在政治上卻如此軟弱,這是他政治修為和不足的原因所在。
也正是因為宦官當道,蜀漢一直逐漸走向了衰敗之路。
而虎視眈眈的魏國待時機成熟後,開始了反攻。
公元263年五月。
司馬昭的三路大軍,主力是征西將軍鐘會統率的十萬人馬,進軍的方向是從漢中經陽安關《今陜西寧強西北》,進入蜀地。
蜀國大將薑維聽說鐘會兵抵陽安關,急忙率領五萬人馬,至劍閣棧道進行阻擊。
鄧艾卻乘機從陰平鑿山開道,經江油、涪縣,直入蜀國首都成都。
蜀國後主劉禪出城投降。
後主投降以後,向薑維發出了放下武器的命令,薑維率領全軍向鐘會投降。
蜀國平定以後,鐘會、鄧艾之間爆發了沖突,司馬昭聽信鐘會的誣告,傳令逮捕鄧艾,鐘會領兵進入成都。
薑維從鐘、鄧的沖突中,看到了鐘會的個人野心和敵人陣線的內部矛盾。
他想利用這種情勢,開展策反活動,以恢復故國。
他的計劃是先鼓勵和幫助鐘會反叛司馬昭,再尋找機會搞掉鐘會,然後重新扶持後主上臺。
而鐘會為了擴大自己的私人勢力,極力拉攏薑維。
薑維利用這種方便時機,積極向鐘會進行策反活動。
這期間,薑維還秘密同後主劉禪通了情報,說他正在進行復國鬥爭,要後主再忍耐一些時候。
公元264年一月,鐘會公開舉兵反叛司馬昭,並扣押了魏軍的許多將領。
薑維建議把扣押的魏軍將領統統殺掉,鐘會猶豫不決。
被扣押的魏軍將領中有一個官居護軍的胡烈,他同鐘會的親信丘建是熟人。
通過這個熟人關系,胡烈同自己的親兵見了面。
他要這個親兵出去宣傳,說鐘會已經挖了大坑,要坑殺全部北方官兵。
魏軍的官兵聽了這個傳言,群情激昂。
胡烈的兒子擂鼓集合大批土兵去救援被扣押的將領,並圍攻鐘會、薑維,鐘、薑率領親兵進行鎮壓,雙方混戰了一場,最後鐘、薑失敗,兩人均被亂軍殺死。
隻因一個親兵,薑維的復國密謀隨著鐘會反叛活動的失敗而失敗了,可悲可嘆也。
薑維死後,卻正論道:『如薑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而薑維也做到了盡職盡責,盡心盡力。
其實,話又說回來,蜀漢的滅亡是大勢所趨,即使薑維策反鐘會,圖謀復國大業取得了成功,在朝野上下一大批投降派的鼓舞下,蜀漢政權也不會存在多久。
所以,薑維精心謀劃的復國夢其實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