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叮囑曹丕要提防司馬懿,為何其子曹叡還立司馬懿為托孤大臣?《網路歷史》

曹家和司馬家之間的政治鬥爭自從幼帝曹芳繼位後逾演逾烈,曹爽空掛曹家皇族遠宗之名,卻不能團結宗室和舊臣對付司馬懿,結果善忍的司馬懿通過裝病騙過曹爽,然後在高平陵之變,從此徹底了一切格局。

之後到達白熱化。

其實,自從曹操當年看到司馬懿有『狼顧之相』後,特意叮囑兒子曹丕要提防司馬懿。

曹丕繼位後,雖然對司馬懿重用,但卻防止他擅權。

39歲的曹丕病逝後,他的兒子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

雄才大略的曹叡雖然在政治上頗有建樹,但卻是個福大命不大的人,238年年底,年僅36歲的曹叡已經病入膏肓。

曹叡盡管後管佳麗眾多,但出人意料的是,竟然沒有養成一個兒子。

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曹叡隻好從宗親裡選了一個曹芳作為養子繼位。

盡管曹叡執政時期,靠司馬懿抵禦了諸葛亮的北伐,但他牢記祖上的叮囑,對司馬懿還是比較提防的。

因此,在他的第一次托孤大臣之中並沒有司馬懿。

曹叡的第一次托孤人選是5人組合:大將軍燕王曹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

這套托孤班子名單最大的特點是9個字:5人都源自曹魏宗親。

曹宇是曹操的兒子,夏侯獻是曹魏宗親一派,曹爽是曹真的兒子,曹肇是曹休的兒子,秦朗是曹操的養子、曹睿的發小。

然而,這個托孤名單出來後,曹宇卻表示不能接受,原因是他覺得托孤人員太多。

曹叡沒辦法,隻好詢問自己的兩個寵臣孫資和劉放。

孫資和劉放兩人平時和夏侯獻、曹肇、秦朗等人的關系並不好,害怕他們輔政後實權在握而對他們不利,於是趁機向曹叡說:先帝有遺詔,藩王不得輔政,陛下剛病不久,曹肇、秦朗等人就有所言語,這等人輔政,必然對社稷產生巨大危害。

曹叡聽了臉色煞白,問誰能替代?

這兩人建議讓曹爽代替曹宇為大將軍,又舉薦司馬懿為副手。

對於曹爽和司馬懿這樣的2人托孤組,曹叡思量良久,最終同意了。

隨後,曹叡讓兩人執手,寫下了手詔,並詔告天下。

曹宇、曹肇等人隻能雖然『不服』,但也無可奈何了,隻能仰天長嘆了。

總之,曹叡雖然一直都在壓制司馬懿,但駕崩前還是受到了孫資劉放兩人意見的左右,不得已讓司馬懿成為了托孤大臣。

而這也徹底改變了曹魏江山。

果然,司馬懿出其不意地發動高平陵之後,曹爽投降後,司馬懿食言了,最終殺害了他。

至此,曹魏國勢傾頹,大權旁落。

司馬師繼父位後,對皇室監控更加嚴密,魏帝曹芳無奈之下,決定自強,於是密令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人發動政變,推翻司馬師。

結果因為保密工作沒做好,政變失敗,曹芳被廢掉了皇位。

之後,司馬師另立了曹丕的孫子東海定王曹霖的兒子高貴鄉公曹髦為君。

當時的曹髦雖然隻有14歲,但從小聰慧過人,是位文武全才。

他陰差陽錯地當上皇帝後,利用自身學識屢次召開文學會,意圖團結眾臣,與大臣們談古論今,引經據典,舌辯無礙,使眾人心悅誠服。

總之,曹髦處處展露出『興復』之心。

曹髦當皇帝第二年,機會來了。

當時毌丘儉、文欽等人打出『勤王』的旗號,發起了淮南之變。

這件事引起了『攝政王』司馬師的高度重視,他於是親率大軍東征,並讓弟弟司馬昭留守洛陽。

結果在平亂的過程中,司馬師不小心受了傷,被對手的暗箭射中了頭部,結果目眶迸裂,在回到許昌時一病不起。

司馬昭知道後,趕緊從洛陽到許昌去詢問後事。

在這個關鍵時刻,曹髦亮劍了,他利用司馬昭羽翼末豐的情況,下詔令讓司馬昭留在許昌打理後事,尚書傅嘏領軍回洛陽。

曹髦想通過這釜底抽薪之計奪回軍政大權。

然而,事實證明,曹髦的計謀用對了,但人卻選錯了,尚書傅嘏是司馬家的死黨。

因此,傅嘏收到詔令後與司馬家的謀主鐘會進行了『密中談』,結果鐘會看出了曹髦的心思,於是馬上派人通知司馬昭,要他趕緊帶兵回洛陽,主持軍權。

就這樣,曹髦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司馬昭迅速回洛陽後,馬上接替兄長成為大將軍,加侍中,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

此後,曹髦空有大志,但已無力回天。

而司馬昭步步緊逼,很快加大都督職銜『奏事不名』。

再晉封為高都公,封地方七百裡,加九錫,假斧鉞,劍履上殿。

總之,這時9個字可以形容: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0年,曹髦進行最後一搏,他召見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向他們提出要以天子之尊討伐司馬昭。

結果王經一聽,苦苦進諫,說是朝野上下都是司馬家族的人把控局勢,千萬不可造次。

結果曹髦不聽,王沈王業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向司馬昭進行了『告密』。

結果可想而知,當曹髦帶著宮中幾百侍從宮衛『討伐』司馬昭時,曹髦被早有準備的司馬昭大軍鎮壓,曹髦也被屠殺。

『甘露之變』後,雖然自己還是沒有敢真正坐上皇帝寶座——另立曹奐為帝,但也給他的後人鋪平了道路。

在司馬昭手上,他還完成了滅蜀之壯舉,後來,司馬昭的兒子又滅了東吳,三國就這樣歸晉了,曹魏江山也就徹底葬送在了司馬氏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