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病逝時托孤於諸葛亮和李嚴,李嚴為何毫無建樹,結局又如何?《網路歷史》

話說建興元年,劉備在遭遇夷陵慘敗後,悲憤交加之下病逝於白帝城。

臨終前把皇位傳給後主劉禪,同時,進行了托孤。

托孤主要由三人組成。

一是諸葛亮——劉備把管教劉禪和治理國家的權利托付給他。

二是李嚴——劉備把統軍的權利交給了他。

三是趙雲——劉備把節制諸葛亮和李嚴的權力交給了他。

劉備的托孤文武分治,讓李嚴和諸葛亮互相制約,又讓正直的趙雲做『監事』,可謂考慮周全。

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劉備的如意算盤還是落空了。

一切都是因為諸葛亮和李嚴兩大輔佐大臣的鬥法而改變。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有曠世奇才之稱,自從下山追隨劉備後,不但忠心耿耿,而且立下赫赫戰功,可以說是劉備建蜀的幕後推手。

然而,諸葛亮有兩個致命弱點,一是過於謹慎,凡事親歷親為,最終落得累死的結局。

二是過於嗜權。

自從追隨劉備之後,諸葛亮就把軍政大權往手裡抓。

劉備因為信任諸葛亮也就讓其任意為之。

劉備臨死時,也擔心諸葛亮利用手中的權力篡奪他的天下,於是才會試探諸葛亮對他說,阿鬥能扶持就扶持,如果實在不堪輔佐的話,你就取而代之。

劉備雖然說得很好聽,但是是在試探諸葛亮的忠心,如果這時諸葛亮真敢表露出一絲的『不軌』之情,肯定要人頭落地。

好在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馬上對劉備說了這樣一句話,10個字:『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他以絕對會忠心輔佐少主的發誓消除了劉備對他的猜忌。

即使這樣,劉備還隻是把教劉禪和治理國家的權利托付給他,而把兵權交了川蜀派代表李嚴。

李嚴是南陽人,年輕時在荊州任職,曹操占據荊州後,他被任命為秭歸縣令入川。

益州牧劉璋非常賞識李嚴的才華,將他從基層官員一路提拔到護軍的要職。

但李嚴並沒有忠誠於柔弱無能的劉璋,當劉備入川時,他順勢率眾投降了劉備,最終導致劉璋成為『階下囚』。

因為『獻城之功』,李嚴被劉備授予犍為太守。

在擔任太守期間,李嚴展現了他卓越的治國才華和軍事才能,他修訂法律、整修城池、領兵平叛、興修水利、開山築路,在短短五年時間,把犍為郡治理成蜀中的名郡。

就這樣,李嚴的才識得到了劉備的賞識和進一步的重用,逐漸成為蜀漢政權的『高管』。

劉備之所以重用李嚴為托孤大臣,除了他的才華出眾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就是為了維持派系勢力的平衡。

要知道蜀漢政權主要由三大派系組成。

一是由譙周、法正和張松為代表的『土著豪門士族』派——益州集團。

二是是由李嚴為首的第一批『移民』勢力——東洲集團。

三是以劉備、諸葛亮為首的第二批『移民』勢力——荊州集團。

為了統治穩固,荊州集團的基本策略是,對益州集團打壓,對東洲集團拉攏。

李嚴這個東洲集團的主心骨,自然成為劉備的拉攏的對象。

因此,劉備臨終前才會任命李嚴與諸葛亮一起出任文武輔政大臣。

然而,李嚴再次做出『恩將仇報』的事,他竟然和諸葛亮出現了嚴重的摩擦。

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政治主張不和。

特別是在北伐上,諸葛亮主戰,而李嚴卻堅決反對。

由於兩個人在北伐等重大政治立場上的分歧,導致兩人關系緊張。

二是脾氣性格不和。

李嚴自視甚高,同級的輔匡護軍將軍,地位相等,歲差不多,李嚴也不去主動與他來往。

雖是蜀國早期支柱之一,並且深入劉備喜愛。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劉禪繼位後,很不喜歡李嚴。

劉禪隻信任『恩師』諸葛亮,把權力都交給他手上。

眼看大權旁落,李嚴竟然以任性的方式與諸葛亮對立。

建興四年,他拒絕諸葛亮要求他鎮守漢中的部署,並企圖分割五州為巴郡,自己裂土而治。

建興八年,以司馬懿招降為要挾,換取他與兒子的升遷,才同意率兵出漢中,配合諸葛亮的軍事行動。

建興九年,李嚴做出了一個作死的舉動,負責糧草督辦的他,突然給諸葛亮去信,聲稱遇到大雨交通阻斷,糧草無法運達,請求罷兵。

諸葛亮在糧草斷絕的情況下,迫不得已半途而廢。

沒想到,李嚴一見到諸葛亮,裝作大吃一驚的樣子說:『我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糧草,你怎麼撤軍了?

為了掩蓋自己籌備糧草不力的事實,他又上疏劉禪,聲稱撤軍是誘敵深入之計。

如此小兒科的把戲,諸葛亮自然一眼識破。

他忍無可忍之下,開始亮劍了,上表劉禪,將李嚴貶為庶民,流放梓潼。

李嚴被廢為庶人後,諸葛亮並沒有一棒子把他打死,而是任命李嚴的兒子李豐接替李嚴,讓他督辦北伐糧草籌備。

諸葛亮的寬宏大量讓李嚴很是震驚,成為一介佈衣的他也開始反醒自我,最彈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和任性。

為此,他決定改過自新,一心等待諸葛亮寬釋而重新起用他。

然而,他等啊等,沒有等來釋免令,卻等來了噩耗訊——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北伐時,病逝五丈原。

聽聞噩耗,李嚴憂憤交加,他盡管恨諸葛亮,但也對諸葛亮充滿渴望,希望正直的諸葛亮能洗白他的罪刑,重新起用他。

然而,諸葛亮一死,他知道希望徹底破滅。

對原本就不喜歡他的劉禪也不再抱希望了。

不久,李嚴在憂憤和悔恨中鬱鬱而終。

蜀國一代傳奇人物就此謝幕,留下的是壯志末酬的遺憾。

而整個過程,另一位托孤大臣趙雲三緘其口,顯然是無能為力,也無可奈何,畢竟這是諸葛亮和李嚴之間的爭鬥,只要不是危及後主劉禪個人和江山的事,他又怎麼願赴這趟渾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