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堪稱三國歷史的又一大轉折點,當時面對曹丕代漢自立這樣的一個大歷史背景。
打著興復漢室為旗號的劉備,卻率軍舉國伐吳,而且還在猇亭慘敗,被陸遜一把火燒得近乎全軍覆沒。
不僅國力大損,還搭上了吳班、馮習、馬良等一眾青年將領,導致蜀國在後期人才凋零,軍力疲憊。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蜀國丞相的諸葛亮,在此戰中卻乏善可陳。
作為聯吳抗曹策略的堅定支持者,諸葛亮一定是反對劉備伐吳的。
然而在史書中,並沒有諸葛亮事先阻止劉備伐吳的記載。
在這場事關蜀國未來命運的關鍵戰役中,諸葛亮好像隱身了一般。
首先我認為,諸葛亮他根本就不想阻止,因為無論劉備成敗與否,他諸葛亮都不吃虧。
劉備在世期間,諸葛亮的軍事表現並不突出,劉備打益州帶的龐統,打漢中靠的法正,就算是赤壁之戰中,諸葛亮也隻是充當一個外交使臣的角色。
換句話講,當時的諸葛亮並沒有資格去教劉備打仗,他的作用更大的在於治理國家,供給糧草。
此時的諸葛亮之於劉備,就相當於蕭何之於劉邦,雖然至關重要,居功至偉,但是其作用更多的在後方。
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放手施展才華,南定南中,收孟獲,北伐中原,大顯身手。
所以從功利角度而言,劉備伐吳前途未卜,最大受益者是諸葛亮,成功則東吳受損,蜀國地盤擴大,諸葛亮也隨之承當更多,權力更大,樂見其成。
失敗則由諸葛亮收拾殘局,諸葛亮位置上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當然,就算是諸葛亮想阻止,他也根本阻止不了。
首先諸葛亮和劉備是臣子與君主的關系,他隻有建議權,而沒有決策權。
再者劉備是個犟脾氣,當時他失去了荊州這一戰略要地,又接連痛失關羽和張飛兩位生死兄弟,心中對於東吳早已經是恨之入骨,一心隻想報仇。
諸葛亮對劉備忠心耿耿,同時作為個政治好手,他也懂得審時度勢。
即使他反對對東吳用兵,但以他的劉備的了解,他是不可能勸動的。
搞不好最後還會像趙雲一樣,因為耿直進言,導致坐冷板凳。
此外,諸葛亮的身份也非常尷尬,當時他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當差,為了避嫌,諸葛亮也很難在伐吳一事上發表意見。
更有趣的是,在夷陵之戰前,諸葛瑾還給劉備寫過一封求和的書信。
說是求和,但其言語姿態卻放得很高,滿篇都是說教。
讓劉備不要因小失大,要分輕重緩急,為漢獻帝報仇,興復漢室才是大事兒,為關羽報仇,搶奪荊州則是小事兒,姑且先放放。
劉備東伐吳,吳王求和,瑾與備箋曰:『奄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
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
陛下若抑威損忿,蹔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咨之於群後也。
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
荊州大小孰與海內?
俱應仇疾,誰當先後?
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你瞧這話說的,劉備估計當時都想指著諸葛瑾鼻子罵街,兄弟死了不報仇?
地盤被搶了不去搶回來?
我劉備這麼慫的嗎?
孰輕孰重我難道不知道,用得著你教?
當然,諸葛瑾話糙理不糙,說得其實挺有道理。
而諸葛亮此時如果跑去勸阻劉備,其實也無非是這些理由,你說劉備聽到後會怎麼想?
諸葛亮此人性格本就低調,而且極為愛惜名聲羽毛,生怕別人說他不忠,不然後來北伐時,明明大權在握,他還要寫《出師表》表忠。
所以,此時的諸葛亮,選擇了沉默。
但是當時諸葛亮心裡其實是挺著急的,隻是自己實在是無能為力。
勸阻不僅起不了作用,還可能遭到劉備猜忌。
所以在戰後他才會說: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法孝直就是法正,此人也是劉備麾下一名謀士。
相比於諸葛亮的沉穩內斂,此人的性格就相對剛直,而且更不顧後果。
當初漢中之戰,形勢於劉備不利,本應撤退。
而劉備好不容易能和老對手曹操正兒八經的對陣一次,不想弱了氣勢,一直強撐。
而且誰勸也不不好使,可見這劉備也是一個犟脾氣。
時箭如雨下,形勢危急。
法正也不說話,直接跑到劉備身前,幫他擋箭。
劉備急忙叫法正躲箭,法正卻不聽,直接說說:你不躲我就不躲。
劉備最後沒有辦法,隻能是拉著法正一起撤退了。
先主與曹公爭,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諫者。
矢下如雨,正乃往當先主前,先主雲:『孝直避箭』正曰:『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
』先主乃曰:『孝直,吾與汝俱去』遂退。
這件事兒其實說明了兩個問題,首先看得出來,劉備這個人脾氣很犟,性子上來後,誰的話都不聽,像諸葛亮這種好脾氣自然是沒法兒勸他。
其次,法正的脾氣比劉備更犟,動不動就拼命,這或多或少能影響劉備的一些決策。
比如讓劉備不要伐吳,或者說在夷陵之戰中,為劉備出謀劃策,改變他的一些決策,從而減少損失。
但是很可惜,法正早在夷陵之戰前就去世,所以諸葛亮才心有感嘆。
總結來講,夷陵之戰失敗的鍋,就該劉備他一個人來背,跟諸葛亮沒關系。
當時的形勢下,諸葛亮根本無法阻止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