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喜歡劉備,討厭曹操,因為《三國演義》裡面是這樣寫的,劉備是忠,曹操是奸。
後來學歷史了,開始喜歡曹操,討厭劉備。
因為歷史上的曹操確實很厲害,文武雙全,他才是三國時代的絕對主角。
而劉備則似乎沒多大本事,整天頂著仁德二字,甚至於顯得有些虛偽。
而走入社會以後,我又開始喜歡上劉備了。
因為他的人生太勵志了。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亂世紛爭,都說亂世出英雄,但這個英雄不是那麼好當的,至少開始得有本錢。
例如袁紹,頭頂四世三公的名聲,後又有西元新軍的背景;曹操,同樣是官宦之後,曹嵩曾花了萬金買了一個『太尉』,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
曹操年輕時身邊的朋友,比如喬玄、鮑信、張邈、袁紹等,不是大名士就是官二代,這都對曹操起家有很大幫助。
此外曹操起兵時更是有著夏侯氏和曹氏兩大豪族的鼎力支持。
孫權,父兄之威名,江東之基業,讓他開局就是富二代。
還有張魯,背後更是有著五鬥米道這樣的宗教背景。
而劉備呢?
他什麼也沒有。
論出身,他們家就一個小商販家庭,織席販履為生。
『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
別說什麼中山靖王之後,且不說是真是假,就算是真的 ,推恩令後這麼幾百年下來,早就不值錢了。
要知道漢末時期漢室宗親早已爛大街,如果這名頭真要是管用,那人人都是草頭王了。
當時連皇帝都被廢來廢去,劉備這樣的邊緣宗室真有很強的號召力嗎?
劉備若日後沒有稱帝建國,沒人有會在乎他的宗親身份。
即便稱帝的張備、王備、李備,文人和史官也會給他們找出其他的祖宗。
正如塞萬提斯寫《唐吉可德》時,借主人公之口說:
『只要你能混出點名堂,自然會有人發現你的貴族血統』
古今中外都一樣,所以在《三國志》中,曹操是西漢丞相曹參之後,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孫權是兵聖孫武之後。
他們的血脈是否純正,皆無法考察。
但這不重要,因為他們自己需要這種身份,臣子贊同這種身份,老百姓崇拜這種身份,史官也默認這種身份,隻因為他們混出了所謂的『名堂』。
總的來說,不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所以他能成為梟雄,相反正是劉備成了梟雄,人們才認可他是漢室宗親。
當然,相對於一般的寒門,劉備其實也沒那麼差,畢竟人家祖上是當官兒的,世仕州郡。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
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
隻是劉備父親死得早,家道中落,隻能是靠著族中父老資助,這才得以拜上盧植這樣的名師。
所以,雖然劉備家裡不算富裕,但多少有些政治資源,沒大家說得那麼慘。
不過話說回來,這僅僅是相對普通人而言。
如果對比曹操、孫權這些人,劉備是真的白手起家。
看一下交際圈就知道了。
曹操能和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談笑風生,而劉備的交際圈則是三教九流無所不包,詳見關張。
最主要的是劉備與宗族的關系,我除了劉備被叔父資助得以上學以外,找不到任何其他的記載。
孫堅都種瓜了還能召集一堆親戚。
而劉備論他要錢沒錢、要權沒權,就算搭上張飛關羽兄弟,在當時那也隻能是一群不入流的小團體。
雖然後來劉備從軍,打過黃巾軍,也有過軍功,授過官職,但依舊是不顯眼的主。
所以,當亂世紛爭開啟,群雄逐鹿中原的時候,劉備隻能給別人打工。
所以,劉備是白手起家的英雄,而他卻一步步做到了三分天下,開創一方,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主角之一,這難道不勵志嗎?
顯然,比起曹操孫權,他要難得多。
當然,劉備吸引我的不僅僅是他白手起家的勵志傳奇,更重要的是他堅定的意志。
劉備之所以能在當時立足,更重要的是他不害怕失敗——多少梟雄在經歷了一兩次失敗後便一蹶不振,如黃巢張角,如陳友諒張士誠,他們缺乏的正是劉備那顆折而不撓的決心。
劉備這一路走來,絕對稱得上坎坷二字。
平定黃巾之亂後,劉備獲封安喜縣縣尉,這也算得上是進入仕途了,結果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他棄官而去。
這是劉備創業路上的第一次失敗,但他並沒有放棄,又跑到好友公孫瓚底下繼續奮鬥,並一步步走上正軌,最早入主徐州,成為一方諸侯。
原本前途一片大好,結果又被呂佈坑了,不得已到曹操手下混飯吃。
劉備的創業路,似乎又斷了。
劉備還是沒有放棄,依舊胸懷大志,並最終跳槽,離曹操而去,並和曹操勢不兩立。
結果被曹操率兵打爆,主臣失散,妻子流落,投奔袁紹。
當然,那個時候的曹操是無敵的,連袁紹都打不過曹操,更別說依附於袁紹的劉備了。
於是劉備依然被曹操狂揍,屢戰屢敗。
離開袁紹後,劉備與劉辟聯合,在曹操後方做小動作。
結果被曹操小弟曹仁胖揍,幾乎全軍覆沒,不得已投奔劉表。
屯兵新野,幫劉表看門。
結果又在當陽被曹操繼續打爆,逃往夏口。
而後來,曹操東征,拿下荊州,劉備最後的庇所也沒了,陷入絕境。
但劉備還是沒有放棄,他選擇和東吳結盟,並在赤壁之戰中成功翻盤,不僅僅擊退了曹操,自己還拿下了荊南四郡,自徐州後再度真正意義上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兒。
劉備的創業之路,又再度走上了正軌。
而再往後,劉備西進益州,奪西川,爭漢中,並於漢中之戰第一次獨力擊敗了曹操。
同年,劉備進位漢中王成為當時天下聲勢最強大的軍閥。
此時是建安二十四年,距離他參軍創業過去了34年,劉備已經58歲了。
如果不是內心那強大的意志支撐,我想劉備他估計堅持不了這麼久,更走不了這麼遠。
許多人說《三國演義》在吹捧劉備,劉備名不副實。
但這並不能說明劉備差,其實對於劉備,《三國志》作者陳壽也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高祖即西漢開國之君劉邦,陳壽那劉備與其相提並論,本身就說明了劉備的歷史地位。
縱觀劉備一生,劉備的一生遭際,其實都在四個字——百折不撓。
因為百折不撓,所以能在錯過許多次機會後,後發制人,終成一代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