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南蠻孟獲的藤甲兵令人印象深刻。
話說在諸葛亮出征南蠻時,孟氏家族的首領孟獲被諸葛亮抓了六次之後還是不服氣,為了與諸葛亮所率的軍隊一賭最後的輸贏,孟獲請來了兀突骨。
兀突骨訓練了一批藤甲兵,讓諸葛亮吃盡了苦頭。
這藤甲兵不僅陸上對戰身輕如燕,水上對戰也不賴,有的甚至遊泳遊累了,直接把藤甲脫下來,坐在上面,順流而下,快到決戰場地,再把藤甲穿上。
很合適中國南方這潮濕的地域使用。
所以對於諸葛亮來說,當時的藤甲兵就是極為精銳的兩棲作戰部隊了。
幸虧諸葛亮足智多謀,抓住油浸藤甲這一致命弱點,誘敵於山谷。
采火攻之,最終才得以六破蠻兵七擒孟獲。
雖然諸葛亮最終用火攻打敗了藤甲兵,但是,驍勇善戰的藤甲兵還是得到了諸葛亮這位大軍事家的敬重,以至於戰爭結束後,諸葛亮還特地舉行了一次隆重的祭奠儀式來憑吊戰鬥中死難的藤甲兵勇土。
《三國演義》中如是介紹藤甲的制作過程說:
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采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幹復浸,凡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
這個藤甲並不完全是《三國演義》的發明創造,它確實有現實原型。
在西南一帶主要流行於佈依族之間,它主要由一種堅韌的青藤和桐油組成,事先用青藤編織好鎧甲的造型,然後用桐油進行浸泡,使其變得更加富有韌勁和堅固。
貴州安順地區的佈依族中曾有人成功復原了藤甲,這件事因此還引起央視《走遍中國》欄目組的采訪。
根據安順歪寨村的村主任韋達澤介紹,一套完整的藤甲包括頭盔、護肩、護胸、護臂、圍裙和盾牌,和特質鎧甲沒有區別。
整套藤甲完成以後,其重量在18斤左右,根據現場演示,這套藤甲確實具有『經水不沉,刀箭不入』的防禦效果。
那麼既然藤甲兵如此厲害,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為何不重新組建一支這樣的軍隊呢?
首先,藤甲兵身上的藤甲制作難度是比較大的。
這種以藤蔓為原材料的鎧甲有著很好的韌性,一般刀箭基本不能對它造成破壞。
在制作之初,制作人員首先會采摘一些藤曼進行晾曬風幹處理,然後再使用大量的桐油進行反復浸泡,一般浸泡的時間是兩天或者三天,經過這部處理的藤甲會變得非常有韌性,鋒利的武器也不能破除他的防禦。
此後,浸泡完成的藤曼還會被再次晾曬,晾曬的時間大約是兩個月,等到上述所有步驟完成以後,藤甲還需要在經過浸泡、晾曬,如此反復進行,一副標準的藤甲最少也需要兩年的時間才可以制作完成。
當時的蜀軍急於北伐,他根本沒時間也沒有人力去做幾萬套標準的藤甲。
就算有時間,制作藤甲的材料獲取也很困難。
堅韌的甲胄並不是隨便一種青藤就可以制作的,想要制作成最堅韌的藤甲,必須以南方地區的青桐為原料。
它的前身是南的方少數民族用來防身而編織的簡單盔甲,再投入戰爭以後才有了完整的制作程序,而它的制作對於原材料有著很強的依賴性。
青桐在南部的分佈並不是特別集中,想要收集大量的青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基於自己對付藤甲兵的經驗,諸葛亮很清楚藤甲有個致命的缺點,即非常怕火,青藤曬幹以後很容易就能燃燒,況且藤甲還用桐油浸泡了很久,那麼點燃以後就燒的更旺了。
桐油是桐樹的果實經過壓榨以後,提煉出來的一種植物油,現代主要應用於醫藥和化工行業,譬如機器、地板和木材的保養工作。
所以在戰爭中桐油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因為它可以有效的防止武器生銹和老化。
因為它有一個不溶於水的優點,可以有效隔絕水對機械的腐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桐油就是完美的,作為一種幹性油,它同樣容易燃燒。
雖然桐油並不屬於高危自燃物品,它的燃點在400度左右,但是不管怎麼說只要接觸到火源,桐油就會立馬燃燒起來。
而且最要命的是桐油不溶於水,所以很難用水澆滅,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將藤甲大規模的應用於軍隊,那麼敵人只要點著火箭射過來,萬箭齊發之下,要不了多久一支軍隊就會報銷在熊熊大火裡。
所以,諸葛亮組建藤甲兵,若是遇到敵人用火攻,那麼無疑是作繭自縛。
其實,藤甲的作用在《三國演義》中被過分誇大,藤甲是木甲的一種,主要是少數民族搞不到銅鐵,被迫因陋就簡制造的玩意。
藤甲具有一定的防禦能力,但並不能超過鐵甲。
因為藤蔓即便再堅硬,不可能超過鋼鐵。
藤甲兵和鐵甲兵,最多是旗鼓相當,不分勝負,占不到便宜。
所以,藤甲兵實際上就是在原始發展階段的民族在金屬未得到開發利用的時候,才想出來的一種防身器具。
恩格斯曾說:『裝備、編制、編成、戰術和戰略,首先要依賴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交通狀況』處於原始階段的藤甲兵,自然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退出歷史舞臺。
諸葛亮若是真應用了藤甲兵,那真是逆著時代潮流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