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也就是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的38年後,司馬昭下令三路大軍伐蜀,由鐘會為主帥,魏軍攻入漢中,蜀漢大將軍薑維從沓中虛晃一槍,退守劍閣。
將魏軍全部擋在劍閣,進退不得,由於補給困難,而又無法攻克,鐘會已有退兵打算,但鄧艾出奇兵,從陰平偷渡到成都,經過700餘裡的無人區,出現在成都腹地。
主戰派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在綿竹戰死,魏軍兵臨成都城下,這個時代蜀漢已到了即將滅亡之際。
曾經諸葛亮七擒七縱的南蠻子老大孟獲在哪?
為何不來救援?
嘿嘿,孟獲?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個人都還兩說呢。
就算有他也是諸葛亮時代的人,蜀漢滅亡之時,他應該也早死了,他根本不可能來。
當然,當時南中區域確實是蜀漢的勢力范圍,但是僅僅是勢力范圍而已,他們僅僅隻是歸附,並沒有成為蜀漢行政體系中的組成。
而且南方本身就不夠穩定。
雖然在三國史上蜀漢確實征服了南中地區,南方蠻夷勢力大部分都歸降了蜀漢,可是蜀漢對於南中地區的管理並沒有『官方化』,這些勢力本質上是脫離蜀漢統治的,諸葛亮所采用的更像是一種『以夷治夷』的政治方針。
在這種政策的背景之下,南中地區的蠻夷部落仍然沒有歸入蜀漢的官方編名冊之中,這部分群眾也沒有成為真正的蜀漢子民。
從本質意義上來說,他們還算是完全獨立的民族,在蜀漢即將滅亡之時,他們並沒有責任和義務去發兵救援。
沒有乘機作亂就算是燒高香了。
另外,雖然蜀軍當年以絕對性優勢拿下了南中,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的治理,南中地區並沒有徹底穩定下來。
孟獲即使做了南中地區的『總代理』,但是很多小部族依然不願歸附於他,這就導致整個南中地區從來都沒有『消停過』,有時候鬧得比較嚴重之時,蜀漢中央還需要派出軍隊去幫助『代理人』鎮壓請反。
在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為了確保這裡的穩定,專門在南中地區設立的最高軍、政機構,其最高統治長官也叫庲降都督。
其與江州都督、永安都守、漢中都督乃是當時蜀漢政府常置的四個鎮戍都督之一,地位之高可見一般。
既然南中地區長期處於這種『難以自保』的局面,那麼想讓他們組織起來去救援蜀漢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此外南方部落本就是落後部族,實戰經驗缺乏,戰鬥力低下,想去救援都沒有『資本』。
可能我們對蠻夷民族的印象都是『粗野、勇猛』,可蠻夷也隻不過是普通的人種,從今天的眼光來看,他們隻不過是一些少數民族罷了,若是比起戰鬥力,他們和漢人基本沒什麼差別。
在當時的背景之下,他們正是因為極度落後才被稱為蠻夷群體,而且這種落後是『綜合性』的《經濟、軍事、文化普遍落後》。
在兩漢王朝統治期間,南中蠻人雖然也已經歸附,但是漢朝中央卻從來沒想過調用他們進行作戰,而且他們更沒有跟正規部隊真正打過仗,他們在南方造成的影響也隻不過是一些『民事案件』,除了給當地帶來治安問題以外,他們也沒有別的什麼『能耐』。
當年諸葛亮征伐南中,最大敵人不是南方這些蠻夷士兵,而是那裡惡劣的環境以及朱褒、雍闓、高定這些人率領的叛軍。
南中蠻人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事素養,甚至於指揮計謀,那都不值一提。
在蜀漢後期,蜀軍面臨的都是來自中原的精英部隊,就連訓練有素的蜀軍都不斷敗退,南中蠻人自然沒有一戰之力。
這裡需要說一點的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前面說了這些蠻人隻是沒有經過訓練,但底子並不弱。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無當飛軍便是諸葛亮利用蠻夷兵源,所組建的一支勁旅。
其實從無當飛軍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南中也沒啥人可以用了。
蜀漢本來就是奉行軍國主義,涸澤而漁,多年的征戰,南方的這些蠻夷兵員估計都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剩下得都隻是一些老弱病殘。
話說當時南中地區還有近萬人的蜀軍駐紮,維持當地的治安,防備蠻人作亂。
而當時坐鎮南中的蜀漢平夷庲降都督府長官閻宇,得知成都危急之後,就想著組織起一支南蠻大軍,跟隨著手底下這近萬人馬回援。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閻宇才真正看到了南蠻人的水平。
他們在調動之時毫無『章法』可言,很多人根本對戰爭沒有任何的概念,畢竟南中南面和東面已經十多年沒有經歷過戰爭,優質兵員也消耗一空,士兵的素質低下也是必然的結果。
看著這堆老弱病殘,最終閻宇放棄這一想法,隻帶了本部人馬回援,而且為了防止南中蠻夷乘機作亂,他還留了二千兵力令羅憲鎮守永安城。
綜上所述,南方的蠻夷勢力之所以不回援蜀漢,一方面是他們本就是獨立的勢力,心理方面對蜀漢沒有強烈的感情,不做亂就算好事兒了。
另一方面就算是心有餘那也是力不足,已經拿不出來什麼人了。